2025年9月23日
謠言:有人在山頂凍死致北京東靈山“封山”?
真相:近日,一則東靈山被“封山”的消息在網上流傳,有網友稱“封山”的原因是“有人夜爬時被凍死”,還有網友稱是“有人在山上被蛇咬”。經北京市門頭溝區清水鎮政府、區文旅局等有關部門核實,上述信息均為謠言。
實際上,東靈山自2019年起暫停對外開放,并停止一切旅游活動。近日,門頭溝區相關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嚴禁游客擅自進入東靈山開展穿越、攀登等活動的安全提示》《關于夜爬東靈山的安全風險提示》。《提示》稱,東靈山是尚未對外開放的地形復雜、氣候多變、安全風險極高的自然保護區域,且通信信號微弱甚至無信號。山區晝夜溫差大,濃霧、強風、冰雹等極端天氣時有發生;地形崎嶇,多陡坡、斷崖、深谷和碎石坡;常年受風化、雨水沖刷和地質活動影響,存在滑坡、落石、塌方等未知風險,開展救援行動難度大。以上風險疊加,登山者不僅容易陷入迷路、受傷等困境,也可能面臨人體失溫、缺氧、失聯等生命威脅。嚴禁游客擅自進入東靈山區域,一切旅游行為都屬于違法行為。(來源:“北京網絡舉報”微信公眾號)
誤區:孩子長高就要大量吃肉?
真相:該說法不準確。很多家長認為“肉=有營養”,孩子想長高就要“猛吃肉”。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并不符合孩子的需求,孩子長高,不僅需要“材料”,也需要“能量”。
一方面,蛋白質的確是孩子長高所需“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在快速生長發育階段,需要源源不斷的蛋白質來合成新的細胞、修復受損的組織,同時蛋白質還參與激素、酶、免疫分子的合成,對免疫力和身體功能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
另一方面,孩子也不能忽視“能量”的供應,除了日常活動,將攝入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轉化為自身的一部分(也就是長身體)也需要消耗能量。這些能量主要來自大米、白面這樣的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換句話說,碳水化合物就像身體的“燃料”。
孩子的胃口是有限的,如果給孩子吃肉太多,往往會影響主食的攝入,增加孩子的代謝負擔。考慮到肉的營養特點和烹調方式,這種做法還可能讓孩子攝入過多脂肪,增加肥胖風險。因此,“猛吃肉”并不是一種健康合理的喂養方式。
翻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或者權威的育兒、營養書,就會發現均衡營養的重要性,并給出各類食物搭配比例的建議,絕不會過分強調單一食物或單一營養物質的重要性。(來源:“科學辟謠”微信公眾號)
通報:安徽臨泉3名造謠者被處罰!
詳情:為有效凈化網絡環境,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安徽臨泉公安機關嚴厲打擊網絡謠言違法犯罪。現公布3起網絡謠言典型案例。
案例一:2025年5月29日,城關街道周某為博取關注、吸粉引流,在某網絡平臺編造傳播“一人被毆打”等謠言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依法對周某散布網絡謠言擾亂公共秩序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二:2025年8月2日,老集牛某某為博取關注、吸粉引流,在某網絡平臺編造傳播“四川甘孜發生泥石流”等謠言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依法對牛某某散布網絡謠言擾亂公共秩序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三:2025年8月6日,譚棚張某某為博取關注、吸粉引流,在某網絡平臺編造傳播“倆老人熱死玉米地”等謠言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依法對張某某散布網絡謠言擾亂公共秩序予以行政處罰。(來源:“安徽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微信公眾號、“臨泉公安”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