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院落里彌漫著墨香與木頭的芬芳。在當地手工藝人的指導下,《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總編輯謝里克·科爾茹姆巴耶夫正小心翼翼地將宣紙按壓在蘸滿墨水的甲馬木版上。這是一種被認為可以承載祈愿的神秘民間版畫。
經過幾次輕柔的按壓,他揭開宣紙,一幅粗獷有力的圖案顯現出來。“這太神奇了!”他驚呼道,雙手捧著剛剛拓印好的甲馬紙,眼中閃爍著喜悅的光芒——這不僅是一件手工藝品,更承載了數百年來人們的祈愿與故事,是一份可以帶回家的、沉甸甸的本地精神。
9月19日,2025“一帶一路”中外媒體采訪行“絲路獎”采風團來到的地方,正是位于云南騰沖西南部的和順古鎮。與中國其他古鎮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古鎮的原著居民仍然生活在這里。
按照“保護風貌、浮現文化、適度配套、和諧發展”的模式,確保古村落、古建筑格局不改,風貌不變,原住民不搬遷的前提下,和順古鎮進行合理規劃,適當調整,修舊如舊,實現了新的發展與歷史風貌協調并存。
古鎮依水而建,白墻黑瓦的老房子錯落排列,墻皮有些斑駁,反而更顯古樸。小河穿鎮而過,幾條小船輕輕漂在水面,透著特有的韻味。
采風團一行跟隨導游的腳步,參觀了古鎮圖書館、體驗了甲馬拓印、手抄紙,最后觀看了一場傳統又盛大的水上漢婚。這次旅程,是來自尼日利亞全球南方焦點公司發行人兼全球南方事務分析師拉瓦爾·薩勒第九次來到中國。
拉瓦爾·薩勒表示,自己已經為滇西風景著迷:“我們來到和順古鎮,這里有歷史悠久、藏書豐富的圖書館,旁邊便是浪漫的水上漢婚。我親眼所見,甚至可以說參與其中,因為我拍攝了照片,還和新郎新娘合影。我很喜歡中國文化,這里讓我流連忘返。”
拉瓦爾·薩勒還說:“這次作為第二屆國際傳播‘絲路獎’的獲得者之一來到中國,我十分重視此次訪問。我長期撰寫關于共建‘一帶一路’的文章,能因為工作獲獎,我感到十分榮幸。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全球化時代,沒有任何一個平臺能夠如此全面且深入地促進國家經濟騰飛和社會進步,并持續為各行各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機遇。”
統籌:柳琛子 趙曉琳
協調:王玉琳 謝萬容
文字:王喆寧
攝影:翁奇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