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柏林9月23日電 (記者徐馨)9月22日晚,“慶祝中歐建交50周年音樂會”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舉辦。柏林市政府國際司代表佩特拉·施瓦茨,德國民族博物館音樂部主任毛里斯·門格爾博士,柏林州青少年音樂比賽委員會副主席喬·貝頓教授,柏林藝術(shù)大學聲樂/音樂戲劇系教授埃里希·弗雷西斯,普魯士協(xié)會創(chuàng)會名譽主席福爾克·查普克,德國聯(lián)邦外交部前國務秘書、歐洲政策研究所理事會副主席沃爾夫-魯特哈特·博恩,德國前總領(lǐng)事漢斯·J·文德勒博士,中國駐德使館武官吳俊輝、文化處參贊李琦等約200位嘉賓出席活動。
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副主任何文波致辭。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副主任何文波表示,音樂作為跨越語言與國界的藝術(shù),是心靈溝通的橋梁。今年正值中歐建交50周年,本場音樂會既是對兩國人民友誼的致敬,也是對未來合作與交流的美好期許。門格爾表示,文化交流是促進理解與和平共處的重要基礎(chǔ),在中歐建交50周年之際,這份意義尤為突出,真誠祝愿雙方的文化交流能夠不斷深化,成為推動和平與合作的重要力量。最后,他向在場嘉賓致以中秋佳節(jié)的美好祝福。
門格爾博士致辭。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本場音樂會由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師傾情獻藝,是一臺高水準的音樂盛宴。演出由張笑擔任鋼琴藝術(shù)指導,郭震擔任導演。中西方經(jīng)典作品依次上演,展示出中西方聲樂藝術(shù)的多彩風貌。
觀眾掌聲連連。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在獨唱環(huán)節(jié)中,青年男低音歌唱家徐陽演唱《誰若沉溺于孤獨》和《鴻雁》,前者詮釋西方藝術(shù)歌曲的細膩情感,后者用悠遠的旋律描繪中國草原的遼闊。女高音歌唱家趙云紅帶來《青玉案·元夕》和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選段,表現(xiàn)中國古典詩詞的雅致韻味與西方歌劇的戲劇張力。女中音歌唱家郝苗帶來《我愛你中國》和《愛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鳥》,女高音歌唱家陳蓓獻上普契尼《我親愛的爸爸》和《玫瑰三愿》、馬蕾帶來威爾第歌劇《唐·卡洛》選段和朝鮮族民歌改編曲《新阿里郎》,東西方音樂在舞臺上交相輝映。男高音歌唱家薛皓垠以《我愛這土地》和威爾第歌劇《弄臣》選段為獨唱環(huán)節(jié)畫下圓滿句號。
來自中國音樂學院的文化交流使者們。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合唱環(huán)節(jié)更將氣氛推向高潮。全體演員合唱歌劇《茶花女》選段《飲酒歌》,帶動場下的觀眾。在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中,藝術(shù)家們返場為人們帶來一曲深情的《我和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