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臨近 多地創新文旅消費新場景 迎接客流高峰
央廣網北京9月19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慶、中秋假期臨近,各地依托特色資源,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激活消費新動能。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精心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旅游項目,在天泉山上打造“追光計劃”觀景休閑項目。在這里,飛機造型觀景臺懸于云海,落日音樂會舞臺直面群山,加上輕餐飲、音樂等時尚元素,讓游客付先生直呼不虛此行。
游客付先生:這個地方肯定是看藍天白云最好的地方,空氣也好,太漂亮了,這里生態好。
“低投入、高人氣、強體驗”,德清縣文廣旅體局局長沈杭介紹,德清今年已培育超過300個小型文旅項目,成為帶動就業、拉動消費的重要力量。
沈杭:我們打造“小而精”的文旅項目是我們今年的特色亮點工作,其中90%創造了很好的文旅價值,帶動就業達到1.2萬人,推動文旅收入超42.6%。
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到工廠去旅游”正成為新風潮。
在一家家居智造企業,游客們正跟隨導覽員觀看一塊塊原木如何經過開料、打磨、組裝后,變成一件件精美的家具。導覽員還化身“家居博主”,手把手教游客們辨別木材類型、講解設計理念。
游客趙顏鳳:這是第一次體驗工業游,既能學到日常能用的家居知識,拍照也特別出片,已經把這里推薦給朋友了,假期準備帶孩子再來一次,讓他感受下科技與制造的魅力。
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鄴城博物館日前完成二次陳布展工作,重新開館。此次升級重點引入多元數字化展陳手段,包括中軸線數字演繹、數字投影、互動電子屏等,為游客帶來沉浸式游覽體驗。
鄴城博物館副館長王月:在原有2800平方米的基礎上擴大到了5200平方米,并且我們在現在的路線沿線增加了十余處的互動體驗區,開發了11個研學課程。
正在臨漳上演的沉浸式演藝《鄴都長歌》讓觀眾在360°全景幻影全息劇場內,“親歷”官渡烽火、“登臨”銅雀臺。
臨漳縣文廣旅局局長李楠:以曹魏鄴城文化為核心的全景幻影劇場演出,融合了360°全息技術、裸眼3D、水霧氣爆等特效,真正實現了“人在景中坐,景隨人流轉”的沉浸式視聽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