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9月23日電 題:跨境數據流走熱自貿港 外籍主播外企紛入“復興城”
中新社記者 賈靖峰 張茜翼
“這是椰雕碗,用海南老椰子殼手工制作,每一個都獨一無二”“再看這個黎錦時尚挎包,背在身上就是行走的藝術品”……海南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的直播間里,來自加納的主播烏斯曼(Usman)正通過TikTok,用英語向海外網友推銷海南文創產品。
9月22日,海南省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內的一間直播間里,來自加納的烏斯曼正通過TikTok向海外網友推銷海南文創產品。 中新社記者 張茜翼 攝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亦稱“復興城”,烏斯曼的跨境直播帶貨是這里跨境數據流走熱海南自貿港的一個縮影。
作為海南自貿港的13個重點園區之一,復興城近年來聚焦人工智能與大模型、集成電路與信創、數據跨境流動與數據要素三大核心賽道。這座“城”,現已集聚企業8000余家,其中數字貿易企業占比達40%,2024年營收突破1600億元(人民幣,下同)。
中新社記者22日在復興城看到,海南您好傳媒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直播間內,與烏斯曼一起,多位外籍主播正將海南特色商品銷往海外。
該公司董事長阮寧說,公司已簽約培育超1000名外籍跨境電商主播,其中千萬級粉絲網紅近百位,形成以東南亞為核心、覆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達人矩陣;核心市場覆蓋美國和東南亞國家的年輕消費群體。
跨境直播單月最高銷售額突破347萬元,累計國際傳播量超10億次……該公司亮眼業績背后,是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雙15%”稅收優惠、入境免簽等一系列舉措,為企業降低成本、吸引國際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阮寧表示,企業從進口業務轉向出口賽道,是基于對全球市場的深度思考,“中國制造”需要更暢通的出海通道,跨境直播正是將優質產品推向世界的重要路徑。
當前,融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術的數字經濟,正逐步成為海南自貿港發展的“新引擎”。2024年12月,《海南自由貿易港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施行,成為海南“向數圖強”的關鍵政策之一。
同時,海南在中國率先探索數據跨境流動規則,出臺數據出境管理負面清單,為國際數據流通提供制度保障。
不久前,20家境內外頭部企業落戶復興城,其中不乏美國國泰證券、瑞士歐亞集團、新加坡拔萃資本等多家外企。
全球商業決策信息與分析服務機構鄧白氏2022年入“城”。鄧白氏中國區總裁吳廣宇說,“海南自貿港為企業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試驗田”,公司將海南定位為全球企業數據中心,現已處理21萬家香港企業數據;未來將依托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增值電信業務許可等高水平對外開放制度優勢,以數據流帶動貿易流、資金流。
今年,海南鄧白氏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中國首批獲得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批復的外企之一,獲準在試點地區獨資經營互聯網數據中心(IDC)、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等電信業務,深度參與中國算力、云服務等市場。
12月18日,海南自貿港將正式啟動全島封關運作。吳廣宇說,海南貨物、人員、資金、數據、運輸等各類生產要素的跨境自由便利流動屆時有望全面升級,“數據將成為打通全球商貿的關鍵要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