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9月25日電(王逸飛 鮑夢妮)9月25日,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在杭州開幕。海洋資源環境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在博覽會展示區舉行上線發布儀式。
據悉,海洋資源環境行業可信數據空間旨在破解海洋數據“匯聚難、信任難、使用難”等瓶頸,探索海洋數據資源化路徑,激發“沉睡”的海洋數據價值,更好賦能海洋經濟發展。該空間今年7月成功入選國家可信數據空間創新試點,是全國海洋領域唯一一個入選試點項目。
發布活動現場。 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供圖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廳長楊勝杰在致辭時表示,海洋資源環境行業可信數據空間瞄準打造全國海洋數據資源匯聚中心、可信流通中心、價值共創中心“三大目標”,堅持可信管控、資源交互、價值共創“三大理念”,攻堅海洋數據高效匯聚、高質量產品開發、高價值場景應用“三大任務”,通過“場景牽引、數據驅動、生態賦能”發展范式,疊加“空間+數據+模型+應用”賦能體系,共創“無限海洋、無限空間、無限發展、無限可能”。
目前,該空間已匯聚各類海洋實測、遙感、預報以及海洋產業、綜合管理等167類、2000多個數據集,數據總量達1PB。空間提供可供數據上架的“獨立空間”以及“數據加工廠”等全流程服務,并通過“空間聚數、以數引數”,已吸引一批海洋領域的環境監測、船舶動態等數據單位入駐。圍繞涉海重大工程、港口與航運、海洋牧場、海洋生態保護、涉海金融保險等領域,該空間已開發40余個面向典型應用場景的數據產品與服務,真正讓海洋數據變成實質產品,服務海洋經濟活動需求。
在確保可信安全方面,空間嚴格按照國家可信數據空間建設標準建設,已通過國家可信數據空間互連互通測試。其系統運用“中國數谷”成熟的“三數一鏈”(數交所、數據發票、數聯網和區塊鏈)模式和實踐經驗,創新構建“一數一源一憑證”“全流程可溯源存證”的基礎框架,以連接器、聯數網為支撐構建“專屬獨立空間”,綜合運用安全防御、區塊鏈存證等使用控制技術保障數據安全,提供沙箱、隱私計算、智能體等技術工具和服務,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可用不可擁”。
此外,空間面向海洋領域打造“生態商城”,目前吸引超過50家單位入駐,涵蓋數據提供方、使用方、技術方、服務方等生態鏈上的企業和機構,初步實現海洋數字生態從“鏈式合作”到“網狀生態”的升級。空間力爭兩年內鏈接海洋數據供需、服務等各類主體1000家以上,構建涵蓋運營方、提供方、使用方、監管方等多源主體的生態聯盟,協同各方共同推動海洋數據要素市場化進程,探索“場景驅動、生態協同”的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范式。
當日,復雜環境下港口航運保障高質量數據集、海上風電選址與施工保障高質量數據集同步發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