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廣州正式成立。聯盟成員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商會、協會、學會等331家單位。聯盟組建了由23位院士牽頭的專家委員會,成立了包括智能制造、智能機器人、前沿技術等11個專業委員會,構建了一個跨領域、多層次的產業協同、產學研合作平臺,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技術保障。
聯盟成立大會上發布的《AIR珠江指數報告》顯示,目前我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已基本形成四級梯隊發展格局:廣東、北京同處第一梯隊。浙江、江蘇、上海構成第二梯隊,長三角區域協同優勢顯著。第三梯隊(四川、安徽、重慶)與第二梯隊發展差距并未明顯拉大。而聯盟的成立,將為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聚勢賦能,激發產業創新活力
聯盟成員中,民營企業占據重要地位并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聯盟成員單位華為、騰訊、商湯、小鵬、逐際動力、金山辦公等民營企業持續引領技術創新,推動產品升級,有力促進了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研發具有復雜性與前沿性,需要持續投入資金用于算法優化、模型訓練、算力提升以及數據采集等關鍵環節。為充分支撐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企業開展技術研發、應用場景拓展工作,成立儀式上,廣東省智能產業基金正式啟動,目標規模100億元,首期募資20億元,旨在重點支持AI大模型、智能機器人、芯片半導體等核心技術研發,推動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垂直場景應用,加速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信息平臺正式上線,建立動態更新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信息共享機制,為行業提供技術轉化、項目合作等精準服務。
固本強基,強化基礎支撐能力
聯盟成立至今,始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發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的戰略決策,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結合廣東省發展實際和產業需要,助推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聯盟7月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場景創新中心已啟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應用場景需求清單及解決方案征集,將推動場景資源開放和新產品、新技術應用,打通技術研發、場景驗證與產業落地的全鏈條。8月啟動建設的廣東省具身智能訓練場將為具身智能機器人數據采集、智能算法泛化及實訓工作提供基礎支撐。
深化協作,推廣產業創新成果
為推動產業對接及成果展示,聯盟積極對接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知名展會,組織成員單位共同參展。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聯盟攜手華為、騰訊、大疆、優必選、云天勵飛等近20家民營企業成員單位集中亮相,展示昇騰AI、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等創新成果。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北京)中,聯盟與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以及優必選、樂聚機器人、帕西尼、奧比中光、道通科技等單位共同出席,展示工業搬運、具身智能、多模態交互等場景化應用。
在第22屆深圳國際電子展暨嵌入式展中,聯盟成員單位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以及逐際動力、大寰機器人、兆威機電、鑫精誠傳感器、帕西尼感知科技等共同參與,展示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創新成果。
引領發展,打造產業創新標桿
作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的主要集聚區之一,廣東已形成以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為核心,珠三角協同發展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格局,涌現出一批具有創新力和競爭力的企業。圍繞產業突出的創新項目與成果,聯盟持續開展行業大賽及征集活動,打造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廣東范例”。聯盟指導的“AI啟未來——人工智能優秀應用案例征集活動”將發掘業內技術強、業務優、質量高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標桿項目,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第九屆“創客廣東”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將推動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與轉型升級,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同時,聯盟發起的2025年度廣東省卓越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獎(XAIR獎),將評選在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科技成果推廣及產業化等方面具有顯著創新性的項目,形成示范帶動作用,引領產業發展方向。
勇立潮頭,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踏浪前行,勇立潮頭。廣東正持續建設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高地,打造高質量發展引擎。為匯聚最優資源、集聚最大力量,著力構筑高技術、高成長、大體量的產業新支柱,聯盟將于12月主辦“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大會暨首屆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能大賽”,打造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球的政產學研用商一體化高端交流平臺,并通過“以會促賽、以賽興業”模式,加速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突破與產業融合,助力廣東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領域實現更大發展。
岳桐
(“統戰新語”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