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徐州9月28日電 題:從果園到屏幕 江蘇睢寧獼猴桃“飛”往全國
作者 朱志庚 周楊 楊文軒
金秋時節,江蘇睢寧大地上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連日來,睢寧縣姚集鎮高黨村呂健家庭農場的百畝獼猴桃園更是熱鬧非凡——滿枝的綠果裹著細密絨毛,散發著清甜果香,農場負責人呂健舉著手機穿梭林間,進行“果園直播”。
直播現場,呂健向粉絲展示自家的獼猴桃。周楊攝“剛有家人問甜不甜,我現場替大家嘗一口——嗯!酸甜度剛剛好,果肉特別嫩,這就是咱生態種植的好處,口感一點不含糊!”呂健直播著,屏幕那頭,網友隔著屏幕“云嘗鮮”,直播間訂單不斷刷新。
如今玩轉直播的呂健,曾經也是個“傳統果農”。幾年前,他守著這片獼猴桃園,每年就盼著采摘季能有收購商上門。一次偶然的機會,呂健刷到農產品直播帶貨的視頻,看著別人把田間地頭變成“直播間”,把新鮮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他心動了。
說干就干,呂健開始摸索直播。沒有專業設備,不知道怎么吸引觀眾,他就把鏡頭對準果園——從獼猴桃開花、掛果、疏果、施肥……全程“無濾鏡”直播。慢慢地,直播間的人多了起來。
“每天直播幾小時,能吸引周邊市民來采摘,也能網上銷售,一天幾十單,最遠能賣到東北、海南。”呂健笑著說,以前是“守著果園等客來”,現在是“直播間里賣全國”,自家的獼猴桃再也不愁銷路了。
能在直播間站穩腳跟,靠的不只是熱鬧的氛圍,更是過硬的品質。走進呂健的獼猴桃園,一眼就能看到整齊的果樹,每棵樹上掛著黃色的防蟲板,地面覆蓋著厚厚的雜草。“這是生態種植方式。這些草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用粉碎機粉碎,直接反哺給土地當養料。肥料用的也都是有機肥,這樣結出來的果子才甜、才健康。”呂健介紹。
陳培在果園里采摘獼猴桃。周楊攝為了保證每顆獼猴桃的品質,從疏花疏果開始,呂健就嚴格把控。目前果園樹勢較弱,每畝產量控制在2000斤以內,確保養分集中;果實成熟前,會定期檢測糖度,只有糖度達到15度以上才會采摘;采摘后,還要經過分揀、分級,按照大小、品相分成不同規格,再進行包裝。
正是這份對品質的堅持,讓獼猴桃園積累了一大批回頭客,直播間的粉絲也越來越多。
與呂健的果園相鄰的是徐州市臻選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近百畝獼猴桃基地,負責人陳培從2018年起,就扎根這片土地探索獼猴桃產業,成為睢寧新農人中的另一位“堅守者”。
“種植獼猴桃是精細活,從開春施肥、抹芽,到開花人工授粉、疏果,再到日常生態除草,冬天還要修剪綁枝,一年到頭幾乎閑不住。”陳培說,精細化管理下,他的果園每畝能產4000斤果子,徐香獼猴桃批發價超5.5元/斤,采摘價10元/斤,效益很好。
呂健和陳培展示獼猴桃。周楊攝在睢寧,像呂健與陳培這樣擁抱數字時代、扎根特色產業的新農人還有很多——有的開直播賣水果,有的做電商賣雜糧,有的通過短視頻推廣家鄉特產,讓睢寧的優質農產品走出田間地頭,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眼下,呂健、陳培的獼猴桃采摘季都還在持續,果園里的忙碌、直播間的熱鬧,共同勾勒出睢寧金秋豐收的生動圖景,也藏著睢寧農業發展的“新密碼”——那是新農人的智慧與創新,是傳統農業擁抱數字時代的活力,更是睢寧鄉村振興的蓬勃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