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持續顯效
9月2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以下簡稱“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介紹,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金融監管總局”)牽頭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貸款超過7萬億元,支持近2000萬套住房建設交付,有力保障廣大購房人的合法權益。
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以下簡稱“協調機制”)是支持房地產項目建設和交付的重點舉措。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協調機制引導資金精準支持“保交房”,為房地產項目注入流動性,使得樓盤能夠加快完工交付。為保護購房者合法權益、實現“住有所居”提供了助力。
融資新模式落地見效
2024年1月份,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下簡稱“住建部”)、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指導各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協調機制。
2024年10月份,住建部、金融監管總局聯合舉行全國保交房工作推進視頻會議,提出進一步推動協調機制“擴圍增效”,擴大“白名單”覆蓋范圍,確保合規房地產項目“應進盡進”。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協調機制建立了以房地產項目而非企業為核心、資金封閉運轉的融資新模式,專注于項目本身創造和平衡現金流的能力。既滿足了項目的合理融資需求,也保障了金融機構的風險防控需求。
協調機制為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推進保交房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住建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通過金額超過5萬億元,保交房攻堅戰實現住房交付373萬套,順利完成年度既定目標。
今年以來,協調機制持續推進,“白名單”項目貸款規模穩步增長。
在國新辦今年5月份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李云澤介紹,商業銀行審批通過的“白名單”貸款增至6.7萬億元,支持了1600多萬套住宅的建設和交付。
截至目前,“白名單”項目貸款已超7萬億元,支持近2000萬套住房建設交付,較5月初的數據進一步增加。
未來,協調機制在保交房等方面仍將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已有省份明確將常態化推動“白名單”項目融資。例如,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9月17日發布的《河南省金融服務“兩高四著力”實施方案》要求,發揮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常態化推動“白名單”項目融資,穩定房地產市場。
防風險強預期
在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助力“保交房”的同時,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等舉措也保證了購房者的不動產產權,以及與之相關的落戶、入學等切身利益。
自然資源部數據顯示,全國已有2300多個縣市實施新建商品房項目“交房即交證”改革,發放不動產權證書840多萬本,群眾在拿到新房鑰匙的同時就能領到不動產權證書,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嚴躍進表示,“交房即交證”在房屋買賣的最終環節化解障礙,保護購房人合法權益,體現了政策對于房屋買賣全流程的關心支持,增強了住房消費的信心。
“保交房”“交房即交證”等一系列舉措,在切實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托起居民“安居夢”的同時,也增強了購房人對新建商品住房的信心,并提振市場預期。
“協調機制隔離企業與項目之間的風險傳遞,有效防范新增加的房地產風險。‘交房即交證’減少購房人在購買新房時的顧慮,有利于新房銷售。”李宇嘉表示,未來應強化“白名單”項目貸后的合作監管,確保雙方監管目標實現,建議住建部門要監管項目報建以后是否按進度進行,實控人、股東出資是否到位,金融部門按形象進度撥付貸款,共同確保項目進度。此外,當前開發貸款的增量需求減少,協調機制可以在租賃貸、城市更新貸、物業運營貸等貸款方面進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