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創新,讓“好方”變“好藥”(走企業,看高質量發展)
走進位于江西樟樹市的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集團”),宛若置身一座精致的中式園林——鳥鳴陣陣,流水潺潺,一幢幢飛檐翹角的仿古建筑映入眼簾。若不是聞到藥香,或許會忘記…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3 -
享受好政策 吃上“定心丸”(產糧大縣探豐年)
風吹稻浪,禾香陣陣。湖南桃源縣江里溪村,三坪生態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600多畝雙季晚稻陸續進入灌漿結實期。村民劉丙輝操控無人機,加緊為晚稻增施葉面肥,“今年桃源遭遇自然災害,但我們挺…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3 -
“22℃商洛·中國康養之都”商洛市高質量發展 招商推介會暨重點項目簽約儀式在西安舉行
本報訊(記者李小龍王江波)9月21日,22℃商洛middot;中國康養之都商洛市高質量發展招商推介會暨重點項目簽約儀式在西安舉行。副省長徐明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陳再生,省人大常委會原副…
來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報 時間:09-23 -
文化中國行丨中國農民豐收節 看古人的豐收神器
今天是中國農民豐收節我們來打卡中國農業博物館很多人不知道怎么逛一個關于農業的博物館?今天我來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民以食為天從一粒種子到收獲豐收都要經過哪些環節?在沒有機械設備的古代古人又是用什么工具來完…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09-22 -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課堂進基層 全會精神入人心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連日來,重慶、四川、福建、寧夏等地的宣講團深入基層一線、創新宣講形式、突出分類分眾,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送到群眾身邊。重慶將市級宣講隊和基層干群宣講隊相結合,深入高校、社區…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22 -
中國農民豐收節丨致敬“最強大腦”!他們讓世界更“飽”滿
從種子到糧食從花苞到果實廣大勞動人民用辛勤、汗水和鉆研點亮了繽紛的秋季撐起舌尖上的滿足!戳圖!今天我們一起認識這樣一群人他們以土地為紙、以科技為筆繪制出了一幅幅讓世界更“飽”滿的壯麗畫卷!向了不起的科…
來源:央廣網 時間:09-22 -
開辟月球研究新視角 嫦娥六號月背樣品首次展露真容
央視網消息:2024年6月,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順利完成人類首次從月球背面采樣的壯舉,帶回了1935.3克珍貴樣品。嫦娥六號月球樣品返回的時候,月壤是封裝在特制的、密封的存儲罐里帶回地球的。現在,將近3個月過…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22 -
青春華章 | 仰望星空 初心永懷
“祖國母親啊,我們到家了!”9月21日晚,“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南開大學舉行。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林永健在科學家郭永懷的母校,深情講述他心有大我…
來源:人民網 時間:09-22 -
百萬車主響應、銷量加速增長!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激發汽車消費熱潮
央視網消息:隨著新一輪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消費者的購車熱情持續高漲。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12時,汽車以舊換新信息平臺累計登記注冊用戶數超過164萬個,收到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超110萬份。汽車以…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22 -
“家國同慶 見證幸福”2024年全國萬人集體婚禮在50個會場同步舉辦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全國婦聯、國家民委、民政部、農業農村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22日聯合舉辦“家國同慶見證幸福”2024年全國萬人集體婚禮。婚禮在北京主會場、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49個分會場同步進行,來…
來源:新華社 時間:09-22 -
巧手匠心 筑夢強國——新時代我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光明日報記者任歡楊桐彤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加快建設國家…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時間:09-22 -
文化中國行丨秋分時節賞斑斕秋色 感受豐收喜悅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自2018年開始,秋分日還是中國農民豐收節。戳視頻,一起走進自然,欣賞斑斕秋色,感受豐收喜悅。…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09-22 -
搭建溝通服務平臺 北京文化論壇舉辦文化產業投資人大會
昨天(21日),北京文化論壇文化產業投資人大會在京舉辦。此次文化產業投資人大會以“文化創新投資未來”為主題,旨在促進文化與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全國影…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09-22 -
青春華章|情牽兩岸,臺灣青年大陸漫行記
兩岸同根同源,情深似海。一群臺灣青年跨越海峽追夢大陸。他們學新知、耕事業、勇創業,融入這片熱土,共尋文化之根。每位青年以青春為筆,書寫夢想篇章,他們的故事,如歌激昂,奏響兩岸融合的青春華章↓↓↓…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09-22 -
灰棗 蟠棗 賽蜜酥 新疆紅棗品種知多少
今天是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新疆的紅棗也即將迎來大豐收。新疆氣候干燥,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獨特的生長環境造就了新疆紅棗皮薄肉厚,香甜醇厚的特質。為了讓新疆紅棗保持優勢,挖掘更大潛質,新疆的農科專家…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時間:09-22 -
木壘發現雪豹出沒
近日,有人在木壘縣博斯坦鄉,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雪豹。畫面中只見一雪豹在山頂靜靜望向遠方,模樣看起來十分霸氣。(2021年公布的畫面)其實這并不是木壘縣第一次發現雪豹。2021年深秋,新疆天山東部國有…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時間:09-22 -
阿勒泰如何激活馬產業“鏈式效應”
9月中旬,位于阿勒泰市郊的新疆阿爾泰馬業發展有限公司一牧場馬術基地舉辦了一場友誼賽,一座標準化賽馬場聚集了30多匹“寶馬”,賽馬者時而揮舞馬鞭,時而發出指令,馬兒你追我趕,奮力奔跑……隨著時代的發展,馬在…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時間:09-22 -
“數”看75載現代農業譜新篇
央視網消息: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農業經濟穩步提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糧食安全保障有力。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糧食產量僅2000多億斤,2015年糧食產量突破13000億斤,此后連續9年穩定在13000億…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22 -
新華社經濟隨筆:在繪藍圖的接力中見證發展定力
新華社武漢9月21日電題:在繪藍圖的接力中見證發展定力新華社記者惠小勇、梁建強什么是發展定力?對不同的地域、城市而言,或許有著不同的注解。記者近期在武陵山區的一座小城走訪時,找到了關于這個話題的一個生動…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22 -
文化中國行丨博物館牽手“新技術”!沉浸式感受“活”起來的傳統文化
2022年7月,中國國家版本館正式開館,中央總館文瀚閣、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4個場館分布祖國的東西南北,共同保藏、展示中華民族文化瑰寶。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09-22 -
夏糧大捷,秋糧可期:中國糧食生產步入豐收快車道
央視網消息:9月22日是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以來,中國糧食生產能力持續提高。當前,秋糧即將進入收獲高峰期,這也意味著中國全年糧食生產有望再獲豐收。我國糧食生產按季節分為夏糧、早稻和秋糧。作為全年…
來源:央視網 時間:09-22 -
青春華章 | 點燃青年共鳴 唱響文化新聲
隨著悠揚深沉的鼓聲響起,六輛滿載津門風情的小推車登臺于舞臺兩側,非遺傳承人們熟練展示著傳統技藝,青年演員胡先煦用一口純正且富有感染力的天津方言,唱響了《津門謠》。9月21日晚,2024“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
來源:人民網 時間:09-22 -
神十八乘組“周記”上新!在軌工作、生活最新進展→
在距離地球約400公里的“太空之家”內,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葉光富、李聰和李廣蘇,正嚴謹細致地按計劃開展各項任務。他們的在軌工作與生活又有哪些新的進展?艙外航天服檢查維護上周,乘組開展了空間站內“飛天”艙外航…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09-22 -
AI,這一抹豐收的顏色
“四時具可喜最好新秋時”又是一年秋分又是一年豐收佳節豐收的腳步聲穿越山澤大地汗水澆灌的土地開始變化模樣如果你要寫豐收你就不能只寫豐收要寫“喜看稻菽千重浪”寫農民躬身天地寫禾下乘涼之夢給予土地最深的敬仰…
來源:農民日報 時間:09-22 -
財經觀察:以舊換新助力汽車、家電類消費需求逐步釋放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我國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記者梳理發現,自3月份國務院印發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以來…
來源:人民網 時間:09-22 -
2024北京文化論壇|智能催生新業態 看靜態作品如何搖身一變成動態場景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陽娜、魏夢佳)《黑神話·悟空》大量采集中國古代建筑數據,以數字技術搭建神秘的東方神話世界;百度大模型“文心一言”開發的“古文今問”功能,通過學習古代方志和家譜數據助力海外華人文…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