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觀中國 | 75載輝煌成就引外媒關注:“龍的飛躍”助力世界繁榮穩定
中新網10月6日電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75年的砥礪奮進,不僅見證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奇跡,也見證了中國與世界的互利共贏。多家外媒稱贊道,中國不僅在多個方面實現“龍的飛躍”,同時其自身發展惠及…
來源:中新網 時間:10-06 -
增產提質建好天府糧倉
“大竹縣已連續3年獲評全國水稻種子質量認證試驗示范縣,全縣制種農田建設標準化率達90%以上。一粒良種,萬擔好糧,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談起秋收,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游云信心十…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時間:10-06 -
賞美景、嘗美味、品文化……各地推陳出“新”撬動文旅消費新場景
央視網消息:假期進度過半,人們的出游需求依然十分旺盛,各地紛紛推陳出新,為游客帶來別具特色的文旅盛宴。金秋十月,神州大地秋意正濃。黑龍江小興安嶺深處,游客們坐上旅游專列,穿越林海,賞最美秋景。在嘉蔭縣…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06 -
貴州赤水:無邊竹海碧波涌
【美麗鄉村】洪開第撰文/攝影貴州省赤水市因美麗的赤水河貫穿全境而得名,素有“黔北明珠”“川黔鎖鑰”之稱。這里不僅有丹霞美景,四渡赤水的紅色故事,還有漫山遍野的美麗竹海。游客徜徉在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時間:10-06 -
場景多元,政策惠民,活力盡顯——國慶消費市場熱力十足
光明日報記者董蓓張翼秋日和煦,金風送爽,國慶佳節的歡樂氛圍洋溢在華夏大地,消費市場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熱力十足的景象。從消費場景的創新多元,到旅游市場的持續升溫;從商務部出臺系列促消費舉措,到各地…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時間:10-06 -
(中國新貌)與新中國同齡的法官:以法治為“橋”解民眾“心結”
中新社北京10月6日電題:與新中國同齡的法官:以法治為“橋”解民眾“心結”中新社記者張素75歲的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原委員、知識產權審判庭原庭長蔣志培思維敏捷、聲音洪亮。“傳統不能丟…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6 -
西藏高質量發展 有速度又有溫度
高原炊具、超充綠廊、青稞種質創新……不論是清潔能源的蓬勃興起、特色農牧業的精耕細作,還是從無到有的高原炊具輕工業,都顯現出西藏高質量發展的獨特之處。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
來源:西藏日報 時間:10-06 -
中外青年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趙安琪見習記者馬子倩新中國成立75周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探索中國特色的對外開放之路,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為中國青年和海外青年創造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無論是“走出去”…
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10-06 -
俄中友好協會副主席巴爾斯基:祝愿中國未來取得更大發展成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駐俄羅斯記者趙祺)“不需要成為中國問題專家,也能了解改革開放46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多少偉大成就。”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外交教研室主任、俄中友好…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時間:10-06 -
升旗!國慶升旗儀式24小時微紀錄
今年10月1日國慶節,12.3萬人在天安門廣場一同觀看升旗儀式。這份“中國人獨有的浪漫”背后,是國旗護衛隊每名隊員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我們用鏡頭記錄下升旗前的24小時,一起看!…
來源: 時間:10-06 -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讓中國人既吃飽又吃好
“糧食對我們那一代人非常金貴”這讓萬建民下定決心從事水稻育種工作90年代末萬建民留學歸來牽頭建立水稻試驗基地及南繁基地“我是抱著理想回來的是為了我自己的國家”在一代又一代人努力下我國糧食生產已實現“二十…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6 -
人文交融 國風勁吹——從國慶假期看文旅新趨勢
假期,因旅行更豐盈;國慶,為旅人增豪情。金秋時節遇上黃金假期,愛國氛圍疊加出游熱情,這個“十一”,人們滿懷對祖國的祝福、對生活的熱愛奔赴山海。從國旗下的熱淚盈眶,到國潮熱的方興未艾;從聽風賞景的悠然自…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06 -
文化中國行丨走進和美鄉村 感受鄉村振興新風貌
神州大地,生機勃勃,鄉村振興,畫卷鋪展。讓我們走進大美中國,領略新時代和美鄉村新圖景。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云南貢山縣獨龍江鄉廣西全州縣毛竹山村河北張家口市德勝村青海互助縣班彥村吉林和龍市光東村黑龍江漠河…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6 -
我們這樣過國慶|假期堅守崗位 加緊項目建設
國慶假期,大江南北,許多勞動建設者堅守崗位,堅持假日不停工,搶工期、抓進度、保質量,分工有序、緊鑼密鼓地推進施工進度。■陜西:他們用奉獻詮釋著職責與擔當,西安市人民體育場改造加快進行,碑林區永華里棚戶…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06 -
華北平原用上了長江水(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
從小喝海河水系地下水長大的河北省邢臺市任澤區西固城鎮單杜科社區居民張孟林從來沒想過,年過半百后天天喝的是南水北調的長江水。“過去不知道什么是‘全國一盤棋’,從喝自己家門口的井水到喝上南水北調的長江水,…
來源: 時間:10-06 -
我們這樣過國慶|暢游醉美田園 感受鄉村魅力
在大自然里享受一份田園詩意,在農事體驗中增進親子感情,在樸素鄉愁中品味鄉村文化……國慶假期,鄉村“活”了,旅游火了。國慶期間,一波追求“松弛感”的市民游客奔向郊區和鄉村。在綠地上搭起帳篷、擺好餐食,享…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06 -
各大景區和道路交通保持“大客流”模式 透過數據看活力中國生機勃勃
央視網消息:10月5日是國慶假期第五天。雖然假期已經過半,人們出行、出游的熱情絲毫未減,各大景區和道路交通保持“大客流”模式。先通過一組數據來看金秋十月的中國活力。數據一:6000萬輛次。5日,全國高速公路車…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06 -
我國5G基站突破400萬個
本報10月5日電記者劉坤日前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截至8月末,我國5G基站總數達404.2萬個,已實現“縣縣通千兆”“鄉鄉通5G”。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通信行業運行基本平穩,5G、千兆光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持…
來源: 時間:10-06 -
花卉消費需求激增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花卉消費已成為日常生活風尚,特別是在國慶佳節,鮮花成為烘托喜慶氛圍的重要選擇。今年國慶節,花卉市場火熱,需求量激增。節前,位于山東臨沂市蘭陵縣的新格林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花卉基地就迎…
來源: 時間:10-06 -
每周一在自家屋頂升國旗 這位八旬老人堅持了32年
在重慶市江北區復盛鎮,80歲的張廷福老人,從1992年開始,每周一都會在自家屋頂升起國旗,這樣的“儀式感”,他已經堅持了整整32年。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張廷福老人召集一家人聚在一起,莊嚴地升起了國旗。從199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6 -
各大景區和道路交通保持“大客流”模式 透過數據看活力中國生機勃勃
央視網消息:10月5日是國慶假期第五天。雖然假期已經過半,人們出行、出游的熱情絲毫未減,各大景區和道路交通保持“大客流”模式。先通過一組數據來看金秋十月的中國活力。數據一:6000萬輛次。5日,全國高…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06 -
華北平原用上了長江水(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
從小喝海河水系地下水長大的河北省邢臺市任澤區西固城鎮單杜科社區居民張孟林從來沒想過,年過半百后天天喝的是南水北調的長江水。“過去不知道什么是‘全國一盤棋’,從喝自己家門口的井水到喝上南水北調的…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10-06 -
國務院安委辦:部署做好旅游設施安全管理工作
中新網10月6日電據應急管理部網站消息,日前,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印發緊急通知,部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落實9月24日全國安全生產和秋冬季森林草原防滅火視頻會議精神,深刻吸取今年以來特別是近期旅游設施…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6 -
算籌蘊藏的智慧(文物有話說)
戰國時期中山國中山成公陪葬墓出土的骨算籌。河北博物院供圖算籌,又叫籌、策、算子,是人們用來計數、列式和進行運算的“籌算”工具,比算盤的出現要早2000多年。算字一作“筭”…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6 -
客家古邑 沉淀時光(走進傳統村落)
江西省武陽鎮武陽村店前街入口。本報記者周歡攝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鎮洋溪村葉坪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舊址。本報記者周歡攝江西省瑞金…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6 -
一城風味窺見棗鄉“厚”道(跟著味蕾去旅行)
山東樂陵美食的味道,不同于麻辣鮮香,不同于清鮮平和,而在于一個“厚”字。是小棗之鄉的“得天獨厚”,是千年古縣的“底蘊深厚”,這種“厚”體現在樂陵美食的方方面面。樂陵的晨,從…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6 -
一段城墻的5次修繕印跡(傳承)
陳憲忠介紹城墻保護。顧蘭云攝穿上雨衣,拄起登山杖,陳憲忠踏上斑駁的石路,沿著一段古城墻開始了雨中巡護。記者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眺望,位于貴州遵義匯川區的海龍屯若隱若現。這…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6 -
千年張飛道 今時蘊生機(古道春秋)
從張飛古道眺望嘉陵江。劉道敏攝(人民視覺)游人在張飛古道上徒步。秦廷富攝(人民視覺)重慶北碚,縉云山下,嘉陵江水奔涌而至,一條古道沿著臨崖峭壁穿行——左岸西山…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