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地震局開展安徽合肥市肥東縣3.3級地震應急處置工作
中新網10月1日電據中國地震局微信公眾號消息,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4年10月1日16時34分,在安徽合肥市肥東縣(北緯31.97度,東經117.61度)發生3.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發生后,中國地震局迅速…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1 -
從“軍墾第一犁”到“農”為全國作示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70周年發展綜述之一
秋意起,萬物收,天山南北沃野流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市緊鑼密鼓開展秋收工作,“農”墨重彩的大地回應著人們一年的辛勤勞作。農業是兵團的基礎和優勢產業。70年來,從“軍墾第一犁”開始,一代又一代兵…
來源:石榴云 時間:10-01 -
時政微紀錄丨共和國·國旗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5周年華誕系列活動緊密相連大國典禮再譜新篇視頻:時政微紀錄丨共和國·國旗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10月1日天安門廣場舉行升國旗儀式五星紅旗是新…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1 -
國旗飄揚75年!AI重現首位旗手時空之旅
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1976年,北京衛戍部隊開始負責日常升旗任務。中間相隔的這段時間,天安門廣場的國旗是誰負責升起的呢?答案是:胡其俊——一位北京市供電局的普通工人,獨自一人…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01 -
事關境外來華人員支付便利性,8個城市試點來了!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數據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向平臺企業開放信用監管數據試點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選取8個試點城市開放信用監管數據,支持移動支付平臺核驗個體工商戶相關信息,以便捷開通網上…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1 -
點亮新中國的地標|紅旗渠:永不過時的“精神之渠”
視頻:河南安陽:俯瞰紅旗渠如“巨龍”蜿蜒山腰來源:中國新聞網八百里太行壁立千仞三千里綠水繞山腰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跡”也被譽為“人工天河”從萬米高空俯瞰它如…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時間:10-01 -
央廣財評|從“造不了”到“中國新質造” 中國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
1953年,中國第一座大型機械化露天煤礦——阜新海州露天煤礦建成投產;1956年,新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試制成功;1954年,新中國制造的第一架飛機初教5在江西南昌成功首飛……七十多年后的今天,…
來源:央廣網 時間:10-01 -
這就是中國排面!國旗護衛隊步步鏗鏘
今天(10月1日)是國慶節,新中國迎來75周年華誕。天安門廣場國慶升旗儀式上,國旗護衛隊動作整齊劃一,步伐鏗鏘有力,氣勢如虹!…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1 -
微視頻|75秒看新中國75年工業之變
從一窮二白起步,到制造業規模穩居世界首位,我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如今,我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未來,大國制造將繼續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推進。編導:王…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01 -
璀璨華燈點燃節日氛圍 各地用燈光扮“靚”城市歡度國慶
央視網消息:國慶前夕,各地舉行特色主題活動,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氛圍。9月30日晚,一場絢麗煙花秀點亮上海夜空,閃耀濱江。上海:絢麗煙花秀點亮濱江夜空在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一場精彩絢麗煙花秀閃耀夜空。一…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01 -
感人瞬間|今日之中國
75載櫛風沐雨,75載春華秋實。從“用腳丈量”到日行千里,從“見字如晤”到萬物互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新時代新征程,億萬中華兒女意氣風發、信心滿懷,用勤勞的雙手和辛勤的汗水,…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01 -
全國各地農貿市場、大型超市齊發力 假期期間“菜籃子”供應充足
央視網消息:眼下正值“菜籃子”產品消費旺季,疊加國慶節假效應,全國各地的農貿市場、大型超市全力保障節假期間蔬菜供應。在武漢這家生鮮集市,攤位上蔬菜品種齊全,為保證節日期間供應,市場方做足了準備。湖北武…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01 -
文化中國行丨指尖上的非遺國禮!用比繡花針還細的刻刀“俏色巧雕”
這個國慶假期,總臺記者將帶您在北京“云逛展”。作為北京中軸線北延長線上的“文化新地標”,中國工藝美術館新館自2022年2月開館以來,已接待200余萬人次進館參觀,國慶假期第一天,預約參觀的人數就達到了6144人。…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1 -
多個景區開啟“高峰迎客”模式 各地多措并舉推出貼心服務
央視網消息:位于北京延慶的八達嶺長城作為世界級文化遺產,是國內外游客爭相“打卡”的熱門景區。國慶假期第一天,八達嶺長城都有哪些特色項目?目前景區的游客情況如何?十月伊始,北京的天氣逐漸轉涼,延慶上午的…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01 -
數說新中國75年|服務業地位作用更加彰顯 發展質效持續提升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服務業規模不斷壯大,結構持續優化,實力日益增強,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服務業躍居第一大產業,引領經濟行穩致遠。服務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質量持續提升。服務業新動能加快培育,融合創新數字…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01 -
跟著文化去旅行|三岔河口“溯源記”
新華社天津10月1日電(記者劉惟真)“三岔口,停船口,南北運河海河口。貨船拉著鹽糧來,貨船拉著金銀走,九河下梢天津衛,風水都在船上頭……”渤海灣畔,這首朗朗上口的古老民謠至今仍在流傳。依河而建、向海而興,…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01 -
讓自然珍寶綻放新光彩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紅海子。新華社發游客在巴丹吉林沙漠巴丹湖旁游玩。新華社發巴丹吉林沙漠中的南海子。新華社發巴丹吉林沙漠巴丹湖景觀。新華社發【文化中國行】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阿拉善盟,是我國第…
來源: 時間:10-01 -
青春紅巖 | “忘了我吧!” 一場穿越75年的回望
75年前,重慶解放前夕,被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的革命烈士,經受種種酷刑折磨,不折不撓、寧死不屈,依然堅守信仰,他們倒在了黎明前的最后一刻。英烈犧牲了自由和生命,換來了今日的盛世,他們的故事,永遠留在我們…
來源:華龍網 時間:10-01 -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丨大型音樂實景劇《芳草情》 劇組150人干部職工自擔角色
中國日報五家渠電(記者秦峰)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芳草湖農場,有一部大型音樂實景劇《芳草情》,謳歌了幾代兵團人以艱苦卓絕,不懈努力,把一個昔日的原始荒原拓展成如今造福人類的萬頃糧田的波瀾壯闊…
來源:中國日報網 時間:10-01 -
微視頻|新疆:家國同慶,見證幸福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歡樂日子里,新疆多地舉辦簡約而不簡單的集體婚禮。各地民政部門還將當地傳統婚慶、移風易俗等內容融入集體婚禮,既有傳統婚禮的典雅隆重,也有新式婚禮的時尚浪漫,推進婚俗改革,…
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 時間:10-01 -
秀我中國|英雄屹立雪山!追尋“進藏英雄先遣連”
1950年,來自7個民族的130余名戰士組成進藏先遣連,在新疆于田縣普魯村誓師出征,誓要將紅旗插上藏北高原。阿里改則縣的先遣鄉是進藏先遣連進入西藏的第一站。他們在這里建地窩子,用麻袋、馬皮、獸皮制作衣物。如今…
來源: 時間:10-01 -
紀錄片《我和我的祖國》講述開國大典上的華僑故事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推出5集紀錄片《我和我的祖國》,通過講述參加開國大典,并受邀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禮的五位著名僑領的故事,展現海外華僑華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
來源:CCTV4 時間:10-01 -
新時代·新作為丨面對時代之問 世界之問 中國這樣答
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從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初登國際舞臺,到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75年間,中國日益走近世界的中央,中國外交不斷書寫新的時…
來源:央視號 時間:10-01 -
法國學者:從“高速”到“高質” 中國復興造福世界|我的中國記憶
視頻:法國漢學家高大偉:中國的復興為全球提供了歷史性機遇|我的中國記憶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北京10月1日電(陳天浩薛凌橋)202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75周年華誕。中國,這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國家,正站在新…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1 -
圍爐漫話丨老外帶你探秘三江源
這里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江之源,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美麗秘境,更是物種多樣性的樂土。位于瀾滄江源頭的青海昂賽鄉,被譽為“雪豹之鄉”,也是三江源地區大型食肉動物數量最多的區域之一。本集圍爐漫話,中國…
來源:中國日報網 時間: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