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據聯合國官網消息,聯合國《海洋生物多樣性協定》已獲61國批準,達到生效門檻,將于2026年1月正式生效。
聯合國消息稱,該《協定》正式名稱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國家管轄范圍以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協定》,旨在養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生物多樣性。
《協定》建立了海洋遺傳資源、劃區管理工具、環境影響評價、能力建設和海洋技術轉讓四大制度,覆蓋國家管轄范圍以外、占全球海洋面積約三分之二的公海區域。一旦生效,將為實現生物多樣性目標提供全球框架,其中包括“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提出的“到2030年保護30%的陸地和海洋面積”的承諾。
《協定》歷經近20年談判,于2023年6月獲聯合國會員國通過,2023年9月20日至2025年9月20日開放供所有國家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簽署,并將在第60份批準書、核準書、接受書或加入書交存之日后120天生效。隨著摩洛哥和塞拉利昂19日成為第60個和第61個批準國,《協定》達到至少60個國家批準的生效門檻。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0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對《協定》即將生效表示歡迎,稱其為“海洋和多邊主義的歷史性成就”,并呼吁所有聯合國會員國加入《協定》,支持其快速全面實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