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 薛凌橋 鞏微微 刁煒 陳天浩 王昊)“國際組織應當號召各國攜手面對全球威脅。堅定開展國際合作,促進世界和平與安寧。”近日,伊拉克國防大學校長、中將阿奇爾·穆斯塔法·馬赫迪·阿爾拉馬(Mustafa Mahdy)在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期間開展的媒體高端對話中,就地區和全球安全局勢作如上發言。
9月17日至19日,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在京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共護國際秩序、共促和平發展”。當前,中東地區局勢錯綜疊宕,局部戰爭沖突頻仍,如何共護中東地區的國際秩序,共促地區持久和平,是本屆論壇關注的一大焦點。
一直以來,恐怖主義勢力長期困擾伊拉克等中東國家。就有中國媒體記者提問伊拉克如何在打擊極端勢力“伊斯蘭國”武裝勢力(ISIS)獲得成功的看法時,穆斯塔法應詢稱,正是由于全球各國開展集體行動的共同努力,針對“伊斯蘭國”極端勢力的打擊才能取得顯著成果。
他強調,各國之間的團結協作將為國際社會和國際組織提供支持,也將為中東地區注入更多的和平和穩定。
圖為伊拉克國防大學校長、中將阿奇爾·穆斯塔法·馬赫迪·阿爾拉馬在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高端對話期間回應媒體發言。 中新網記者 薛凌橋 攝與此同時,穆斯塔法亦對其國內長期以來的不穩定形勢發表了另一重看法。
“41%以上的伊拉克人都經受過戰爭帶來的災難。有很多國家助長了‘伊斯蘭國’一些殘余勢力的發展,助其不斷挑起新的爭端。尤其是一些地區國家,某種程度上應該助力了這些殘余勢力的發展。”穆斯塔法說。
“對伊拉克來說,我們一定會不遺余力地去消滅這些殘余勢力。”他強調稱。
而在面對另一大國內挑戰——國內教派矛盾問題上,穆斯塔法坦言,伊拉克國內的教派矛盾問題由來已久,但中國在化解該方面矛盾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話期間,就有媒體記者提問中國在中東地區和平穩定上發揮了何種作用這一話題,穆斯塔法回應稱,中東所有國家,尤其對伊拉克而言,都將希望寄托在了中國身上。因為中國通常會采取一種相對公正、持久的態度來處理中東事務。
“通過我對中國的研究,我發現中國跟其他相關國家接觸時,采取了一種非常透明的方式,所以我很堅信中國在這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他稱贊道。
在回應中國與伊拉克日益深化的防務合作時,穆斯塔法表示,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同時在教育、技術等領域極具實力。因此,伊拉克政府認為,兩國在軍事教育和培訓方面具有很強的合作空間。
他舉例稱,目前,伊拉克國內大學有一些語言學院,希望通過開設相關課程,學習中文,服務兩國之間的各領域合作。鑒于伊拉克國內在物資投入和資金層面仍面臨較大困難,伊拉克將更多把目光投向高科技發展迅速的中國。
此外,針對媒體記者提出的關于伊拉克當前國內整體安全態勢的評估,穆斯塔法亦補充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說,“當前,伊拉克實現的安全仍處于相對初級的階段。伊拉克的經濟支柱主要依靠石油,由于伊拉克深陷伊朗和以色列的大國力量抗衡,伊拉克的發展也會受到國家博弈之間的波動。”
對此,穆斯塔法發出呼聲,“伊拉克希望在地區和國際外交中,保持一種相對獨立的姿態,我們希望遠離戰爭與沖突。”
著眼全球安全局勢,穆斯塔法認為,在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受到沖擊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合作勢在必行。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戰略環境當中,國際形勢正在不斷演變和發展。各國之間唯有通過合作,才能確保聯合國在維護地區和平和穩定方面發揮的作用。”穆斯塔法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