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圣保羅9月30日電 題:“中國元素”讓巴西人民生活更便利
中新網記者 林春茵
在圣保羅這座南半球最大的都市,“中國元素”隨處可見。民眾期盼的圣保羅地鐵2號線延長線、網約車約到的新能源汽車、機場和商場里排起長龍的奶茶店……在巴西外交部駐圣保羅辦事處代表特拉巴雅拉大使看來,這些都折射出巴中經貿合作的深度與溫度。
當地時間9月28日晚間,巴西圣保羅,中國駐圣保羅總領事余鵬在國慶76周年招待會上致辭。記者林春茵攝當地時間28日晚,中國駐圣保羅總領事館在圣保羅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6周年招待會。特拉巴雅拉在致辭時回顧,其祖父于20世紀30年代擔任巴西駐上海副總領事,與澳門姑娘結為夫婦。“我的血統部分來自澳門,我的祖母是中國人?!彼f,當時來到巴西的中國人還是鳳毛麟角,如今在巴西的華僑華人已有約30萬,“華人在巴西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特拉巴雅拉認為,旅巴華僑華人不僅帶來投資,還促成巴中文化相互交融?!皬纳藤Q到餐飲業,從傳統醫藥到現代科技、工業、物流各個領域,都涌現豐富的‘中國元素’,異彩紛呈。”
對前來參加招待會的坎皮納斯華人協會會長鄭杰波來說,“中國元素”意味著“快”。他生活工作了40年的坎皮納斯素有巴西“硅谷”之稱,但到圣保羅卻沒有地鐵,汽車車程需一個半小時。待中企參與承建的巴西圣保羅城際鐵路北軸線建好后,連接圣保羅、容迪亞伊、坎皮納斯三個市區,“回家只要十幾分鐘”。
他亦關注中國企業中標將參建的“桑托斯—瓜魯雅”海底隧道項目。這將連接巴西第一大港和對岸物流樞紐,被當地媒體稱為“巴西沿海發展的新希望”,不僅未來沿海兩市居民通行僅數分鐘,還將優化桑托斯港的物流流量。
當地時間3月21日,巴西圣保羅,巴西圣保羅大學中國中心成立揭牌儀式。記者林春茵攝對巴西媒體人瑪西婭·卡里尼來說,“中國元素”意味著“好”。她舉著運動相機記錄招待會的亮點。“相機是我去中國參訪時買的,太好用了,顛覆了我過去扛攝像機的經驗?!?/p>
這位中文名叫李樂思的資深記者笑說,不僅換了中國產相機,“車也不‘香’了,打算換一臺中國產的電動SUV。省油又環保,續航能力也不錯?!彼呀涀⒁獾?,就在伊拉塞瑪波利斯市,中資汽車工廠已投產,為當地創造數千個就業崗位,成為巴西工業帶中的新亮點。
“這些看似普通的小改變,其實是中巴關系落地的最好例子?!笔ケA_州投資促進局局長戈麥斯在招待會上致辭說,中國企業把服務和就業帶進社區,推動了城市更新和消費升級,“讓巴西人民生活更便利”。
文化層面的交流同樣緊密。中國駐圣保羅總領事余鵬介紹說,圣保羅大學“中國中心”的成立,為本地學者和學生提供了解中國的新窗口;孔子學院聯盟落地圣保羅,為越來越多巴西青年學習中文提供了便利。攝影、短視頻和征文比賽,吸引數萬名年輕人參與,“講述我眼中的中國”,成為跨越山海的心靈對話。
“我們幫助企業深耕本地化發展,把合規和責任放在首位。中國企業在這里生根發芽,既是經濟的橋梁,也是文化的紐帶。”巴西中資企業協會會長張廣華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