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9月17日電(藍伊旎)青年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更是鞏固和發展最廣泛愛國統一戰線、助力多黨合作事業薪火相傳的關鍵力量。9月16日,民建浙江省委會正式成立省直屬工委青年會員理論學習小組,旨在強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領,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合力。
民建浙江省委會宣傳部部長王靜表示,青年會員是民建事業的新鮮血液與未來希望,浙江民建青年會員占比達20.5%。本次成立的學習小組以民建浙江省委會直屬工委中40歲以下青年會員為主體,匯聚眾多青年骨干,肩負著先行先試、樹立標桿的重要使命,將推動浙江全省青年會員共同提升理論素養、筑牢思想根基。
會上,民建浙江省直屬工委副主任吳建明宣布,由青年會員汪恩民擔任學習小組組長,盧飛龍、袁妍、徐迪波、徐珊擔任副組長。
活動現場。 民建浙江省委會 供圖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80周年。在這一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雙慶之年,來自不同領域的民建青年會員紛紛結合自身實踐,暢談使命與擔當。
“和平年代無硝煙,但科技領域的競爭同樣關乎國家未來。”小組副組長、浙江省發改委創新與技術發展處副處長袁妍表示,在科技領域,青年應秉持攻堅克難的信念,將突破核心技術視作“新戰場”,讓科技報國落到實處。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深刻的清醒劑,唯有凝聚內部合力,才能迎擊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小組副組長、杭州濟海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徐珊感慨。
結合自己學習抗戰精神的體會,她談到,新時代金融從業者要從歷史中汲取力量,以堅定意志落實監管要求,堅持長期主義的投資理念,以金融活水滴灌先進制造、實體經濟,以實際行動彰顯使命擔當。
作為涉外法律領域的從業者,浙江六合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沈佳穎表示,青年應積極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并在參與國際規則構建中踐行專業使命。“我們要在跨境交易與國際爭端解決中維護公平正義,增強跨文化互信,這是法律人助力高水平開放的責任擔當。”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養老服務已成為一項重要的社會議題。在從事相關行業的王蒙娜看來,這無疑是一場“新時代的新長征”。
“要帶著兜底保障的責任感,把‘民政愛民’的精神落到每一件惠老實事上。”王蒙娜認為,新時代養老需推進山區海島養老服務、居家適老化改造等工作,讓每一位老人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推動前沿技術落地,以創新精神助力產業升級;推進醫療數字化,圍繞危重癥救治、慢病管理優化服務流程;堅守能源行業安全紅線,創新安全管理模式;統籌資源、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盡管行業各異、崗位不同,但青年會員們的分享共同折射出新時代青年以專業報國、以實干履責的鮮明底色。
“青年會員有朝氣、有活力、有創造性,是民建自身建設的中堅力量。”民建浙江省委會組織部部長、省直屬工委副主任樓冰表示,學習小組將分散在各支部的優秀年輕會員組織起來,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和展示的綜合平臺,未來小組交流還可拓展至理論研究等方面,充分激發青年會員活力、提升其綜合能力,為民建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夯實人才基礎。
“成立青年理論學習小組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關乎民建事業長遠發展的戰略工程、基礎工程。”民建浙江省委會二級巡視員、省直屬工委副主任酈紅斌在總結講話中強調,青年會員們要在真學真信中筑牢信仰之基,在常學常新中提升理論素養,在學以致用中展現擔當作為,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民建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據悉,未來該學習小組將持續通過讀書會、專題講座、參觀研學、交流分享等多種形式,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主題學習活動。浙江民建將充分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會員之家等平臺,積極探索以現代科技為支撐的理論學習新模式、新場景、新載體、新手段,打造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具有民建青年特色的理論學習品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