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七十載 天山南北譜華章】
秋日新疆美如畫。喀什古城內游人如織,熱鬧非凡;翡翠般透亮的喀納斯湖,倒映著層林盡染的群山;層巒疊嶂的帕米爾高原上,悠揚的庫姆孜琴聲回蕩。天山南北,有豐厚的人文底蘊、壯闊的自然景觀,還有精彩紛呈的非遺技藝。
古城煥新帶動富民增收
9月,是繁忙和收獲的時節。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越過城墻,為一棟棟古樸的建筑披上金色的外衣。在氤氳而起的裊裊炊煙中,各色美食的香味飄來,伴著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喀什古城醒來了。
古城內,沙拉麥提·卡日正接過游客遞來的行李,逐一安排好房間,沏好熱茶,奉上新鮮的水果,耐心介紹旅游路線。好不容易歇口氣,她又要和姐妹們準備接下來的新疆歌舞表演。她的額上一直沁著汗珠,但臉上的笑容卻比蜜還甜。
“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作為生在古城、長在古城的老居民,沙拉麥提對兒時的生活記憶猶新,“那時候沒自來水,我們每天早上都要起很早,到河里挑水回來用。”
2009年,各級政府投入總計70.49億元啟動喀什市老城區危舊房改造綜合治理項目,不僅大幅改善了居住環境,也鋪就了一條致富的道路。
2015年,喀什古城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面對從天南海北趕來的客人,不少居民就勢開起了商鋪,在家門口做起了老板。也是在那之后,沙拉麥提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家民宿——“古麗的家”。從一個人接待、一個人炒菜、一個人導游開始,如今,她已經是擁有3家民宿、50多名員工的老板了。
冰雪之都蝶變四季勝地
當9月的風掠過阿爾泰山山脊,拂過一望無際的蒼翠草海,克蘭河兩岸就成了色彩艷麗的調色盤。如今,美麗的金山銀水是很多人心馳神往的“詩與遠方”。但鮮為人知的是,阿勒泰還有另一個動人的名字——雪都。
阿勒泰緯度高,降雪期長達半年,積雪期在200天以上。干燥的氣候與高海拔的地勢,造就了阿勒泰雪花飽滿蓬松、輕軟順滑、適宜冰雪運動的“粉雪”雪質。
這里很早便孕育著冰雪運動的種子。“在汗德尕特鄉的墩德布拉克洞穴遺址內,巖畫描繪了1.2萬年前阿勒泰先民腳踩雪踏追逐獵物的狩獵場景。”阿勒泰市人類滑雪起源地博物館館長祝丹丹介紹。時至今日,阿勒泰民間仍然流傳著一種包裹著馬前腿毛皮的古老滑雪板。這種凝結了先民們智慧結晶的非遺瑰寶,仍是當地牧民朋友們冬季出行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
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阿勒泰已經建成了9座大型滑雪場,共迎八方雪友來此盡享冰雪運動之樂。2025年6月30日,全長209.45公里的阿禾公路正式通車。這條串聯森林隧道、雪山草原與河谷木屋的公路畫廊,吸引了大量自駕愛好者前來。如今的阿勒泰,已經是四季常青的旅游勝地。
文旅融合助力非遺傳承
“大地經過多少變遷,河谷干涸變成荒原,荒原變成湖泊,湖泊又變成桑田,雄獅瑪納斯的故事,卻一直流傳到今天……”克州博物館內,《瑪納斯》史詩青年傳承代表鐵力瓦爾地·白先那洪盤坐在鮮艷的羊毛地毯中央,伴著悠揚的庫姆孜琴聲,富有節奏的唱詞從他的口中唱出。
《瑪納斯》講述了柯爾克孜族英雄瑪納斯家族八代人前仆后繼抵御外敵的故事,于公元9世紀前后開始形成,由柯爾克孜族民間歌手代代相授,傳唱至今。《瑪納斯》卷帙浩繁,分為8部18卷,共23萬行。全部演唱一遍,晝夜不息,需要兩個多月時間。
如今,克州正著力打造“世界的帕米爾·永遠的瑪納斯”文化旅游品牌。《瑪納斯》成為克州一張響亮的名片。
不久前,第十一屆瑪納斯國際文化旅游節圓滿舉辦。其間,《瑪納斯》史詩演繹、歌舞表演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青少年瑪納斯其說唱大賽,則為青少年史詩傳承人搭建了相互交流、切磋進步的舞臺。不少專家學者也在節慶期間來到克州為《瑪納斯》的傳承發展建言獻策。
“今年的瑪納斯國際文化旅游節結束后,有一個看過我演唱史詩的小伙子又特意從北京趕回來,在我家住了10天,每天和我學習《瑪納斯》。”鐵力瓦爾地·白先那洪說,這也讓他相信,《瑪納斯》會像悠揚不絕的庫姆孜琴聲一樣,綿延不絕地傳唱下去,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記者 范天培 趙明昊 靳昊 孫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