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場對涉罪未成年人的庭審,讓檢察官梅玫和6名同事決定在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檢察院組建“莎姐”青少年維權崗。
“莎”代表莎草,意喻向陽生長、治病救人。“莎姐”飽含對孩子們最美好的期許。
他們開通法律咨詢熱線、設立談心室、開設報紙專欄、到學校創建法律社團……
2018年,這株莎草蛻變為以法治力量守護重慶“幺兒”的渝檢護“未”團隊——
維權崗從最初的1個擴展到45個,檢察官從7人發展到500多人組成的專業力量;
吸納1600多名社會志愿者、41個社工組織和100多位心理咨詢師,共同組成“護未聯盟”;
建立全國首個省級教職員工入職查詢平臺,建成全國首個檢警醫“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
……
在檢察官們的辦公桌上,有出獄少年寄來的結婚請柬,有被救助女孩手繪的檢察官畫像,還有數千封孩子們的真情來信。這些都是他們最珍貴的“軍功章”。
“我們辦的不僅是案子,更是孩子的人生。”
渝檢護“未”團隊的檢察官并非無所不能,但是為了孩子,他們竭盡所能。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法治頭條工作室、一本政經工作室,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