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兀 琦)今年以來,商南縣立足農產品主產縣定位,堅持將糧食安全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要民生工程來抓,壓實黨委、政府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的政治責任,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快構建“供給穩定、產能提升、儲備充足、調控有力、高效運轉”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多措并舉保障糧食增產增收。
商南堅持把糧食安全作為“一把手”工程、“一票否決”事項,將糧食安全納入財政資金預算,引導和支持糧食倉儲、晾曬工作向機械化方向發展。深化儲備糧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監測預警和應急能力建設,定期排查消除糧食生產、加工、流通、儲備等方面存在的風險隱患,嚴查糧食領域違紀違法案件,積極構建日常監管與專項監管相結合、內部監管與外部監管相結合、常規監管與信息化監管相結合的全程監管機制。實施田塊整治、灌溉與排水、農田防護和地力提升工程,配套完善灌溉設施設備,示范建設縣委書記指揮田、縣長樣板田、局長高產田,帶動全縣持續提升水、肥、農藥等利用率,不斷夯實良田基礎。
按照群眾意愿,成立商南縣農豐糧油生產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就近組建糧食烘干合作社或糧食烘干加工點,整合土地、資金、農業機械、農技人才等資源,開展糧食生產耕、種、防、收等全過程機械化作業、社會化服務,有效破解“誰來種地、怎么種地、如何收儲”等難題。實施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健全完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農膜回收利用、受污染耕地治理等工作機制,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和帶狀復種、配方施肥、機耕機播等技術,持續提升農業生產力。堅持“良種+良法”雙輪驅動,積極推廣植保無人機飛防、測土配方施肥等綠色高效技術,建立農技服務微信群、線上培訓平臺,及時答疑解惑,推動糧食生產從“靠天吃飯”向“科技增效”轉變。目前,實施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1.6萬畝,完成秋糧統防統治5.9萬畝,建設優質品種示范田180畝,推廣發放良種350公斤。
商南發揮農村學校操場、村(社區)廣場、企業廠房等空閑場地作用,在農忙時節就地轉化為臨時性糧食晾曬場地,解決種糧群眾曬糧難題。嚴格落實“一符三專四落實”管理,健全分類管理和動態調整機制,定期入庫巡查,查看糧食品質,并根據糧食品種質量、儲存期限、市場需求等情況,及時優化庫存糧食管理,堅決杜絕糧食霉變或蟲害。圍繞“顆粒歸倉、農民滿意、市場平穩”目標,健全“縣級統籌、鎮(街道)聯動、企業兜底”三級責任機制,全力保障夏糧收購過程有序、公平、透明,真正把“豐收在望”轉化為“豐收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