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賢喜 姚陽輝 瑚成武
“我是一名農村學生,去年5月父親意外受重傷,全家陷入困境,你們及時幫助了我,這份感情我將永記在心,一定會努力學習,將來回報社會。”這是鎮安縣永樂街辦花甲村二組陳楠寫給縣民政局的一封感謝信。這封飽含真誠的感謝信是開展鎮安扶危濟困的一個縮影。
嚴格審批,一戶不漏保
嚴格的審批程序,確保城鄉低保公開、公平、公正。對低保戶的確定,該縣堅持“個人申請、鎮政府審核、民政局審批、社會化發放”的工作機制,實行“誰包村誰監管、誰簽字誰擔責”的管理機制,強化責任,對因工作重視不夠、監管不力造成執行政策偏差的鎮和個人,及時開展調查,依法追究責任。據了解,去年該縣共查處涉及違規資金335萬元;取消干部家屬、富裕戶享受低保153戶615人;清理“人情保”“關系保”171戶702人。該縣對殘疾人、重病人、高齡老人、單親家庭等特殊人群的低保標準,都按規定標準給予提高。農村低保保障標準從2020元提高到2250元,城市低保保障標準從340元提高到375元。同時,制定出臺《鎮安縣城市低保復查實施方案》,成立城市低保復查工作組,按照家庭人口、收入和財產三個要件,對在冊城市低保對象進行全面的“回頭望”。做到社區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復查面達到100%。截至8月底,全縣保障農村低保對象3978戶10296人,城市低保1098戶2950人,實現了困難群眾一戶不漏保的目標。
精準救助,溫暖千萬家
為了實現應保盡保,做到精準救助,該縣出臺“關于統一全縣臨時救助標準的通知”,將救助對象分為家庭成員有危重疾病住院治療的,有遭遇車禍、溺水、礦難等人身意外傷害的等七類,結合實際情況給予1000至5000元不等的救助。據統計,上半年該縣開展臨時救助846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348.4萬元。該縣還建立醫療救助制度、醫療救助籌資機制和救助工作體制,不斷擴大醫療救助資金規模和救助規模。僅上半年就實施醫療救助2035人次,發放醫療救助金756萬元。
快樂“家庭”,幸福有尊嚴
鎮安現有15個鎮辦,30.2萬人,農業人口占83%,五保對象4000多人。如何改善敬老院環境,讓五保老人都能安享晚年?是該縣一直尋求解決的問題。為此,該縣嚴格執行五保供養標準,將集中供養人員生活補助由5000元提高到6000元,分散五保人員生活補助由4760元提高到5500元;同時加強敬老院建設,新建設了木王、米糧、鐵廠、關坪河4個敬老院,以滿足五保老人就近供養的需求;并對全縣15個敬老院安全管理進行不定期檢查,僅今年就下撥了46萬元修繕資金,用于敬老院安全設施建設。特別是強化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意識,提升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和服務技能,豐富五保老人文化生活,不斷提高五保老人生活質量,使五保老人安享晚年,幸福且有尊嚴。
70歲的五保老人朱家貴入住縣中心敬老院已經3年,談起敬老院的生活,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這里有空調,有電視,干凈衛生。每日三餐吃得好,一周飯菜不重樣,比起在家里,要享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