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2025歐亞經濟論壇在西安開幕,主題為“聚合歐亞新動能 共筑可持續發展新格局”,以“依托上海合作組織、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落實中國-中亞峰會成果、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宗旨,圍繞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重要成果,邀請到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等4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位政商學界嘉賓參會。
本屆論壇采取“1+5+3+1”的辦會模式。“1”即開幕式暨全體大會;“5”即產能合作、規則共建、人文交融、科技創新、協同治理五大論壇板塊,設置上合組織國家地學合作與礦業投資研討會、亞信地區旅游合作會議、絲綢之路經濟帶人力資源發展大會等13場分會;“3”即經貿交流、文化交流、《共建“一帶一路”之歐亞經濟觀察》報告發布3項活動;“1”即1項機制,成立智庫聯盟。
今年恰逢歐亞經濟論壇創辦20周年,與往屆相比,今年論壇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承載新使命,致力于落實國家總體外交布局,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就,助力打造歐亞地區新型區域合作模式,進一步提升陜西及西安對外開放水平;二是聚焦新合作,突出“聚合歐亞新動能 共筑可持續發展新格局”的論壇主題,圍繞落實共建“一帶一路”三個“聯通”部署和《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成果清單》,精準設置分會活動,為各方深入交流、深化合作搭建高能級開放平臺;三是謀劃新成果,秉承“依托上海合作組織、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落實中國—中亞峰會成果、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宗旨,通過各分會對接洽談及經貿、文化系列活動,促進各方交流合作,力爭形成一批務實成果,達成一批合作意向,促進民心相通。
歐亞經濟論壇是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以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為主體,面向廣大歐亞地區的高層次、開放性國際會議,發起于2005年,每兩年舉辦一屆。20年來,論壇累計吸引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萬名政商學界代表參會,簽署合作協議、備忘錄200余項,推動能源、金融、交通、人文等一批千億級的重大項目落地,有效拓展了中國與歐亞各國多領域的交流合作,已成為國家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陜西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有效載體。
(總臺記者 吳成軒 崔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