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夏青銅峽9月23日電 (記者 于晶)9月23日,寧夏青銅峽灌區現代化改造工程2025年第二批建設項目正式開工。此次項目涉及秦漢渠、漢延渠、渠首、唐徠渠、惠農渠5條灌域6條干渠,砌護渠道長度54.51公里,配套改造渠道建筑物、巡護道路等。
施工現場。寧夏水利工程建設中心供圖據悉,該項目計劃于10月20日前完成渠道水下工程建設內容,保障各大灌域冬灌順利進行。記者在漢延渠灌域更新改造現場看到,33臺機械及運輸車輛和近百名勞務人員正搶抓秋季施工黃金期,加緊進行渠道基面人工修整和渠底砂礫石回填,為9月26日開始渠道混凝土開倉澆筑做基礎。
青銅峽灌區現代化改造工程于今年3月18日開工建設,現已完成惠農渠望洪段及第二農場渠段16.25公里渠道砌護及斗口、尾水等配套建筑物改造,并于今年春灌順利投入試運行。目前正在實施興惠干渠混凝土構件和引五濟惠管道安裝。通過春季實施的渠道砌護改造,干渠輸水更加順暢,有效降低了滲漏損失,提高了輸水效率,渠道安全性、穩定性明顯提升,同時水面線抬高、流速提高,引水支渠平均灌溉周期有效縮短,解決了上游高口高地灌溉難等問題。
據了解,寧夏青銅峽灌區現代化改造工程是全國水利領域“兩重”標志性工程,總投資約70億元,覆蓋銀川、石嘴山、吳忠3市11個縣(市、區)。工程通過改造灌排設施、新建調蓄工程、實施數字賦能等,打造“節水高效、生態良好、設施完善、管理科學”的現代化生態灌區。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輸配水工程、排水工程、基礎設施改造和工程信息化,工期3年。工程建成后,可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深度控水節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同時,對提升灌溉“四預”能力、改善區域水生態環境、傳承古灌區文化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