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9月24日電 (記者 陳靜)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生物制藥研發負責人貝旭鴻(Sharon Barr)博士24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指出,中國為生命科學創新打造了豐富的生態系統,涵蓋各個環節。“在中國,我看到的更多是機遇,而非挑戰?!彼硎荆霸谥袊_展工作,意味著我們可以接觸到全新的靶點、全新的治療方式和新的監管機制,讓新想法更快轉化為新藥?!?/p>
此次,貝旭鴻來滬出席以“重塑患者生命軌跡”為主題的“2025阿斯利康中國研發日”活動。她直言,近年來,中國憑借豐富的臨床研究資源與不斷提升的創新能力,正逐漸成為全球基礎研究和臨床開發的一個關鍵樞紐,在藥物研發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價值。
中國知名專家與來自跨國藥企的全球研發高層展開對話。(中新網記者 陳靜攝)據悉,近年來,中國在新分子藥物、新機制探索、AI應用以及細胞與基因治療等前沿方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吸引了跨國企業持續擴大在華研發布局。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醫師葛均波表示,基礎研究是醫藥創新的源頭。近年來,中國通過建設高水平科研平臺、培育創新人才,逐步形成獨特的科研優勢。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國家實驗室主任鐘南山說,中國不斷推動基礎研究與臨床需求的雙向奔赴,同時積極參與全球科研協作,讓源自中國的科學發現與創新方案惠及更廣泛的患者群體。他介紹,中國在呼吸疾病等慢病領域已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研究資源和科研經驗,建立了具有國際水平的疾病隊列與生物樣本庫,可以為全球靶點發現和轉化醫學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中國的創新潛力巨大,尤其在基因治療、細胞療法和AI應用等方面正產生著全球性的影響?!卑⑺估等蚋呒壐笨偛?、罕見病藥物研究及產品開發負責人鄭承興(Seng Cheng)博士表示。該企業全球高級副總裁、罕見病藥物臨床開發、注冊及患者安全負責人柏???Gianluca Pirozzi)博士表示:“中國的臨床試驗基礎設施、全國性的醫療數字化以及以醫院為主導的創新,有助于我們應對罕見病領域的挑戰,加快創新療法落地。”
據了解,今年年初,阿斯利康宣布在北京建立全球第六個戰略研發中心,與在上海的全球戰略研發中心形成醫藥研發“雙引擎”。這表明阿斯利康對中國科創實力的重視。該企業全球高級副總裁、全球研發中國負責人何靜博士表示:“全球研發中國團隊已成為全球臨床試驗的加速器、基礎研究的科學引擎以及創新孵化器?!?/p>
在貝旭鴻看來,龐大而充滿活力的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學生態、蓬勃的生物科技創新生態、豐富的人才儲備等都是中國的優勢。據透露,阿斯利康全球研發中國團隊承擔了該企業整體20%的臨床研發任務,不僅為中國患者,也為全球患者開發新藥。目前,在華研發管線項目與全球100%同步,阿斯利康全球研發中國團隊迄今已主導了全球近20個臨床試驗項目,并在中國與近500家醫院開展逾160個臨床項目,早期研發項目占比高達23%。
“全球三分之一的生物科技授權交易都是與中國生物制藥企業達成的?!痹谪愋聒櫩磥?,這意味著中國的生命科學生態系統是世界級的且充滿活力。她說:“過去兩年我們與14家中國創新藥企達成了15項合作?!睂Υ?,葛均波指出:“我希望未來阿斯利康能夠憑借科研和生產優勢,把中國科學家研發的早期藥物盡快推向市場?!?/p>
據悉,在剛剛落幕的“2025阿斯利康中國研發日”活動中,“阿斯利康全球慢性病和罕見病研發中國博士后計劃”啟動。對此,貝旭鴻表示:“通過這一計劃,我們致力推動基礎科學與臨床研究,培養未來的藥物發現領軍人才?!?/p>
貝旭鴻期待未來在中國開展更多基礎研究合作和創新療法的探索,讓中國科研力量為全球新藥研發注入更強動力。她指出,阿斯利康非常榮幸,也非常激動能夠在中國擴大布局,從而能夠更好地參與到中國世界級的生命科學的生態系統中,滿足中國巨大的醫療需求。
據貝旭鴻透露,阿斯利康計劃到2025年底在全中國范圍內合作支持建立約800個覆蓋多疾病領域的診療中心,以提升規范化診療水平。目前已有45家針對重度哮喘的診療中心建成。
“我們希望今后能夠通過更廣泛的合作,建立更大型的學術合作網絡,帶來一些突破性變革的藥物,真正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必愋聒櫛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