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山9月24日電 (記者 鐘升)秋風起,蟹腳癢。在陽澄湖大閘蟹之鄉江蘇昆山市巴城鎮,大閘蟹長勢喜人,品質和產量都有望超過去年。今年,巴城將推出六大食蟹新場景,讓吃蟹變成了更有趣的“蟹的walk”。
巴城位于陽澄湖東岸,這里水質清澈、水草茂盛,大閘蟹形成了“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特征,食之鮮甜回甘、肉質緊實,獨具風味。巴城鎮今年在大閘蟹的選種、養殖技術、環境調控、漁業智能化裝備等方面下功夫,通過“早上市養殖”“雌雄分養”“復合水草種植”“大規格六月黃”“一蟹兩蝦”等技術,探索提升生態高效養殖水平。
王崢展示剛捕撈上來的陽澄湖大閘蟹。 中新網記者 鐘升 攝蟹農王崢在陽澄湖有30畝圍網養殖水域,最近有不少老客戶向他詢問大閘蟹的長勢。“我們每天除了給螃蟹投喂小魚、玉米,看天氣隨時增氧,每周還會投放螺螄給螃蟹增加輔食。”
以蟹興城是巴城的真實寫照。全鎮大閘蟹養殖面積達3.225萬畝,年產陽澄湖大閘蟹約1500萬只,蟹產業帶動就業3萬余人,年吸引游客達300余萬人次,產業鏈年產值近40億元。
王崢回憶,“最早客人過來買螃蟹希望現嘗,搭配自家種的蔬菜、抓了魚蝦,燒上幾道菜,結果大受歡迎。”現在,他的農家樂桌數越來越多,還要每年研發新菜,今年獨創的酒釀蟹,酸辣中帶微甜很受客人喜歡,目前預訂已排到10月25日。
在巴城武神潭村,80%的村民從事與蟹產業相關的工作,這里啟動了“三個100”致富工程,通過水產養殖、農家樂標準化經營和鄉味廚藝等培訓,一個“賞湖光水色,嘗水產湖鮮、住農家小院、享詩與遠方”的“水韻武城·蟹香人家”的鄉村品牌產業鏈正逐漸延伸。
多年從事大閘蟹餐飲的金花在武神潭村開設了咖啡館和農家樂,“這里保持著鄉土風味,保留了江南水鄉格局和‘粉墻黛瓦、清清爽爽’的傳統村落風貌,有故事、有美景、有風情,所以毫不猶豫地定址于此。”她還結合節氣,設計各類農事體驗活動,耕種、采摘、自制美食……讓一季旺變成季季旺,吸引了更多元化的客群。
湖畔的露營地與湖中的大閘蟹養殖圍網相得益彰。 巴城鎮供圖今年,巴城新推出了水鄉版、露營版、藝術版、田園版、街區版、湖畔版六大品蟹場景。在古色古香的蓮潤樓,品味“園林版”優雅集會風韻;在巴解園的水上畫舫,邊食蟹邊遠眺水鳥掠過湖面;在巴城陽澄湖蟹舫苑,體驗親手捉蟹的樂趣。
六大食蟹特色場景不僅各具風情,還配備了各具特色的豐富活動,游客們可以一站式完成食購娛,收獲與“蟹”有關的沉浸式文旅體驗,感受巴城食蟹的賞心悅目、齒頰留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