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宜昌9月24日電 (董曉斌 蘭亭秋 張科)“‘晟航’系統不僅破解了沿江、沿海及內陸船舶建造中生態保護與防洪安全的雙重難題,也將助力宜昌推進‘電化長江’建設。”中鐵科工集團董事長李方敏24日在湖北宜昌表示。
“晟航”系統成功讓船舶實現“翻堤越壩”(無人機圖片)。董曉斌 攝當日,國內首創新型集成式船舶反拉下水系統——“晟航”系統在宜都綠色智能船舶產業園順利完成實船試驗,標志著我國在船舶建造特種裝備領域實現技術新突破,也為船舶基地制造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裝備解決方案。
宜昌地處長江中上游結合處,擁有232公里長江干線,是長江流域最繁忙的“黃金水道”之一、湖北船舶制造四大基地之一。近年來,宜昌加快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提出打造“電化長江先導區”,加快形成“電化長江”產業鏈,推進長江綠色航運發展。
“晟航”系統實船試驗在宜都綠色智能船舶產業園進行(無人機圖片)。董曉斌 攝“晟航”系統由中鐵科工自主研發,融合特種起重裝備、重載運輸裝備、下水系統、智能控制系統四大模塊。實船試驗中,系統通過“陸上牽引、堤頂轉換、滑道入水”三階作業體系和上下兩段式滑道設計,實現了船舶先提升越過大堤、再平穩滑移入江的安全作業。
“相比傳統作業模式,‘晟航’系統擁有智能化優勢。”中鐵科工集團軌道公司總工程師陳家樂說,系統中的“PLC協同控制+模塊車編組運行”模式,可實現毫米級定位與異常秒級報警,而配套的智能視頻監控與傳感器網絡,實時監測各受力點數據,確保全流程可視化、數智化管控。
“晟航”系統配套了可視化智能控制系統。董曉斌 攝宜都市船舶產業園項目協調專班負責人徐曉宇表示,產業園全面投產后,預計每年有60多艘船舶下水,“晟航”系統的建成,將提高船只的下水效率,讓園區的公共資源得以高效利用,助力園區加速打造長江中游綠色智能船舶全產業鏈生產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