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國慶中秋雙節臨近,居民陸續開始囤貨過節。在昆明篆新農貿市場,堅果、牛油果等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量質齊升”。曾經藏在深山、依賴進口的“稀罕物”,如今已成為市民“菜籃子”里的“日??睢薄?!--畫中畫廣告start-->
清晨,昆明篆新農貿市場飄出食物的香氣。麗江特色的雞豆粉、黑灰色的涼粉爽滑開胃。西雙版納的手指玉米在蒸籠上冒著熱氣。云南各地州的特色美食與時令尖貨鋪滿各個商戶。
云南本地生產的牛油果堆成翠綠小山,曾經藏在深山、依賴進口的“稀罕物”,如今成了市民餐桌的“日??睢薄?/p>
除了牛油果、云南本土堅果也是消費者的“寵兒”。臨滄、普洱的夏威夷果品質新鮮、個大飽滿,很受消費者喜歡。
如今,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正實現“量質齊升”。品類豐富的同時,品質也持續對標消費者的高要求,讓“云南味道”從市場攤位走向了更多家庭的餐桌。
湖南益陽:3萬多畝大閘蟹進入捕撈季
秋風起,蟹腳癢。眼下,湖南益陽市大通湖區的大閘蟹進入捕撈季。
在大通湖區大閘蟹養殖基地,隨著一個個地籠起水,泛著光澤的大閘蟹緊扣漁網,蟹鉗不時開合。據養殖戶介紹,2025年的大閘蟹個頭均勻、體態飽滿,單只重量普遍達到3至4兩。
近年來,大通湖區堅持“水草+大閘蟹”的生態養殖模式,全年動態監測水質,確保大閘蟹以天然螺蚌、水草為食,產出的大閘蟹肉質更緊實,蟹黃、蟹膏更飽滿。2025年,大通湖區大閘蟹養殖面積達3.2萬畝,預計總產量突破3500噸,同比增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