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9月27日電(王偉臣)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21日在廣西南寧閉幕,26日,記者在復盤東博會所發稿件時,看到稿件《南非商人再闖東博會:中國市場讓我員工的孩子圓了飛行夢》,其中一條評論寫道:“愿更多跨越山海的合作,綻放出更多友誼之花。”讓記者感觸很深。
圖為中新社記者采訪阿贊德·恩德貝萊。韋海寧 攝2002年11月,在柬埔寨金邊召開的第六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上,中國與東盟領導人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啟動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2003年10月8日,中國領導人在第七次中國與東盟(10+1)領導人會議上倡議,從2004年起每年在中國南寧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同期舉辦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下簡稱峰會)。
22年來,以東博會和峰會為樞紐,東盟與中國兩個大市場緊密連接。企業找市場、技術找落地、政策找建議......通過東博會,中國和東盟企業互相在對方國家看到了新的藍海,一批批先進技術通過交流共同惠及中國和東盟國家。
這些成果背后,是一個發展更快速的地區,惠及一個個中國和東盟普通民眾。2022年起,廣西開始舉行國際友城進東博活動,邀請東盟以外國家來華參展,共享東博會帶來的機遇與成果,開篇提到的稿件中,受訪者南非參展商阿贊德·恩德貝萊便是其中一位參展商。
阿贊德·恩德貝萊對記者說,她在中國看到了發展,看到了合作的希望,看到了未來的前景。第22屆東博會展覽面積16萬平方米,她的展位不足兩平方米,而正是這十六萬分之二的展位,讓一個孩子圓了飛行夢。
圖為阿贊德·恩德貝萊在自己展位前,向民眾介紹產品。韋海寧 攝“要與世界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從紅木家具到AI產業,東博會正是通過合作交流,讓中國與世界各國合作共贏,讓人們跨越山海,在合作下綻放友誼之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