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9日電 彭博社28日發布文章,在中國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股市強勁上漲等因素推動下,外資對中國市場的投資意愿明顯回升。
科技突破,投資者“害怕錯失”
文章認為,外資熱情回暖的一個關鍵原因在于中國科技行業的發展。阿里巴巴等大型科技公司陸續推出自研人工智能模型,寒武紀等芯片企業也取得突破,增強了市場對中國高科技板塊的信心。
據彭博社統計,中國滬深300指數本季度上漲16%,以科技股為主的創業板指數同期上漲近50%,是全球表現最佳的指數之一。
“未來幾年,全球投資者將增加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歐洲資產管理公司Amundi新興市場全球主管表示,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以及在清潔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頗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激發了投資者“害怕錯失”的情緒。
策略師Laura Wang表示,其近期接觸的美國客戶中,有90%表達了增加對中國市場投資的“明確意愿”,達到自2021年初峰值以來的最高水平。高盛策略師也指出,現有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股票,尤其是A股的參與度已升至周期高點”。
外部逆風,中國經濟韌性凸顯
“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興趣明顯增加。”富達國際投資組合經理表示,當前對中國資產的重估主要由基本面改善所驅動,投資者的信心可能會進一步增強。
彭博社認為,外資信心增強,得益于中國在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實力提升,以及在面對美國限制措施時展現出的經濟韌性。
目前,美國政府采取對抗性貿易政策,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美國財政赤字不斷膨脹,投資者正在尋找美元資產的替代品,將目光投向龐大的中國市場。
一位景順投資解決方案團隊多資產投資組合經理表示,其基金一直在增加對中國股票的配置。隨著風險偏好持續改善以及美元走弱,中國等估值具有吸引力且全球資金配置水平較低的市場有望受益。
多點開花,外資看好長期機遇
彭博社表示,今年上半年,境外資金增持了中國境內股票、債券、貸款和存款等,這一勢頭很可能會持續。
今年,中國科技公司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規模擴大。匯豐控股大中華區債務資本市場主管表示,點心債市場的增長得益于全球投資者基礎不斷擴大。
例如,騰訊本月早些時候的債券發行,吸引了歐洲的優質基金和來自中東的投資者;阿里巴巴的可轉換債券獲得了數倍認購,吸引了長期投資機構和對沖基金。
瑞銀集團中國全球市場主管指出,中國經濟的全球影響力與外國投資者的低配置之間存在巨大差距,這正代表著重要的長期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