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廣州警備區牽頭組織市“三防”指揮中心等有關部門,結合周邊山區、市區建筑物等不同地貌,分時段、分地域對6種電臺和2種通信設備進行性能測試。經過10多天的反復調試,實現了無線電信號全時空、全地域覆蓋,隨時可與市國防動員指揮中心互通。
2010年,針對國防動員委員會下設辦事機構較多,動員指揮整體性、統籌性和協同性不強等問題,廣州警備區牽頭改革以往按行業設置成員單位和指揮中心的模式,依據戰時國防動員保障和平時應急任務,設置聯合指揮機構,建立形成“一部八要素”?!耙徊俊奔绰摵现笓]部,由市委書記任指揮長,市長和警備區軍政主官擔任副指揮長,下設國防后備力量動員、經濟動員、人民防空、政治動員、交通戰備、裝備生產與維修能力、科技動員、信息動員等8個要素組,由軍地職能部門主要領導帶精干人員參加。
同時,在市政府常設國防動員指揮中心,將軍事、公安、人防、交戰、應急等網絡信息融為一體,實現上下貫通、軍地互聯、統一指揮,平時由指揮中心負責各要素組的協調協同,組織各要素組執行指揮長的決策、指示,每天對國動委成員單位進行呼點,每季度各要素組負責落實指揮中心指令。每年采取不同形式組織1至2次國防動員指揮演練,對指揮平臺能否有效對接、需求指令能否及時送達等進行檢驗。
依據相關法規文件,廣州軍地還完善了潛力調查、數據更新、檢查評估、骨干培訓和責任追究等5項制度措施。每半年組織一次潛力數據信息刷新,每年組織各要素組進行一次潛力統計調查和數據分析會審。依托該系統,每次更新的12項35類潛力數據僅用30分鐘就能完成匯總功能。(曾擁軍 特約通訊員 趙一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