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京郊疊翠流金。在延慶區西山溝村的天然越野賽道上,一場由超選集團策劃組織的越野車比賽正熱烈舉行,昔日“沉睡資產”變身“活力之源”;不遠處的箭桿嶺村,獵戶座公司打造的露營基地中,游客漫步山野、靜觀星河,“星空經濟”悄然點亮鄉村未來。這些生動場景,正是北京以“新時代首善民企”建設引領打造“萬企興萬村”京郊行品牌,推動民營企業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的縮影。
2024年以來,北京深入貫徹落實光彩事業發起實施30周年座談會精神,緊扣新時代新征程光彩事業高質量發展改革行動方案,將“新時代首善民企”建設作為打造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北京方案,突出發揚首善精神,旗幟鮮明講政治,責任在肩敢擔當,視野全球善開放,銳意進取勇創新。北京以“新時代首善民企”建設為引領,發揮表率示范作用,高度整合資源、系統謀劃、全域動員,創新打造“萬企興萬村”京郊行品牌,圍繞市委市政府鄉村全面振興“百千工程”重點任務,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將自身發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走出了一條彰顯首都特色的村企共建、互利共贏之路。
創新機制聚合力 構建協同推進“大格局”
突出系統設計,強化組織聯動,著力構建“縱橫結合、多方參與、高效協同”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北京市“萬企興萬村”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市工商聯助力鄉村振興專委會以及各區委統戰部、工商聯的職能作用,采取“分組聯系、精準對接、整體推進”方式,依托城區與郊區結對關系,組建市工商聯駐會領導班子成員、企業家副主席副會長等7個聯系工作組,“一區一策”制定對接方案,對生態涵養區開展專場推介,推動資源精準下沉。綠京華公司董事長李奪在門頭溝區“京郊行”活動中感言:“在鄉村振興事業中,看似不關聯的領域相互合作,可能會產生1+1>2的價值。”兩年來,“京郊行”累計征集產業、捐贈等各類需求80余項,推動一批優質項目落地見效,真正實現了“京郊有所需、民企有所應”。
創新載體促融合 打造思想引領“實平臺”
堅持將“京郊行”作為思想政治引領的重要實踐平臺,創新提出將履行社會責任融入“新時代首善民企”建設,引導民營企業在服務鄉村中筑牢信仰之基、增強發展自信。加強黨建引領,在延慶專場邀請黨員企業家作理想信念報告,在平谷專場推動企業商會資助新就業群體“心”騎兵項目,讓企業家在“真場景、真實踐”中感悟家國情懷,強化責任擔當。微景數科在參與“京郊行”活動后,第一時間推動子公司成立黨支部,以黨建引領推動數字賦能鄉村振興。兩年來,“京郊行”累計舉辦專場推介活動13場,參與企業1370余家次,推介項目219個,達成合作協議59個,企業參與熱度持續攀升。
創新實踐顯擔當 樹立首善民企“新形象”
在“京郊行”品牌帶動下,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代表人士率先垂范,踴躍投身鄉村振興和公益幫扶,展現了“新時代首善民企”的良好形象。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市工商聯副主席、市商會副會長、市光彩會理事主動作為,示范帶頭,積極響應“京彩同心·抗汛救災”號召,2025年向京郊捐助抗汛救災的善款、物資超5300萬元。納通集團在密云落地“封閉研發暨學術交流中心”,助力當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奇安信在平谷專場活動簽約落地操場捐贈項目;平谷區聚焦“農業中關村”定位,推出“一鎮一花卉園”,帶動文旅民宿、花果田園等產業集群發展,走出了一條推動鄉村振興的科技賦能、文化賦能、產業融合之路。
“萬企興萬村”京郊行活動,不僅為民營企業拓寬了發展空間,也為首都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讓民營企業在京郊農村的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成為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京郊行”已成功探索出一條民營經濟統戰工作服務中心大局、促進“兩個健康”的創新路徑,奮力為譜寫首都發展新篇章貢獻“新時代首善民企”的智慧和力量!(京彩)
(“統戰新語”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