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國式現代化·“十四五”鏗鏘印記】
旅游,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笆奈濉币詠?,文旅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涌現,文旅消費品質持續升級。今年上半年,國內居民出游32.85億人次,同比增長20.6%。五年來,數字技術賦能旅游產業,文旅融合不斷深化,創意玩法層出不窮,讓人們的旅途變得更加豐富可感,人民群眾對“詩和遠方”的美好向往得到更好滿足。
科技賦能文化“觸手可及”
秋意漸濃,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迎來了“秋游黃金季”。除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景區的VR(虛擬現實)體驗中心也給游客張妍留下了深刻印象——戴上VR頭顯“化身飛鳥”,從空中俯瞰張家界的奇峰異石、峽谷深淵,如同身臨其境?!蔼毺匾暯堑拿谰?,逼真的失重感,太讓人震撼了!”張妍說,游覽休息之余,可以在這里獲得一次沉浸式體驗,為旅途增添一份驚喜。
近年來,伴隨著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旅游成為文旅消費新潮流。戴上VR裝備,穿越古代開啟“奇妙之旅”;走進數字博物館,在光影交互中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點開手機小程序,在虛擬數字導游的帶領下享受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綜合服務……
“科技的加持讓旅游充滿趣味,也擁有了更多可能性。新技術發展成果應用在文旅領域,打破了虛擬與現實的邊界,讓風景可觸摸、歷史可感知、文化可互動,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通過數字化還原、時尚化表達成為旅游消費的‘寵兒’?!北本┑诙鈬Z學院首都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厲新建說。
在景區、在展館,技術的賦能讓歷史文化有了更鮮活的表達方式,文物“活”起來,文化變得“觸手可及”。在南京博物院的VR大空間沉浸式展覽中,《坤輿萬國全圖》不再只是靜態的歷史圖像,而是通過VR交互技術創造了一個“身臨其境”的輿圖世界,觀眾可以親歷輿圖繪制、船隊揚帆遠航等歷史場景。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以全息影像“復原”了紅軍戰士的面孔、身影,觀眾邊走邊看邊體驗,如同親身參與了這場偉大征程。在浙江烏鎮,拓展現實技術將古老建筑“活化”,游客可觀看一場虛實交融的水鄉風情秀,光影科技與江南水鄉韻味融為一體。
“十四五”以來,文旅部積極引領智慧文旅建設,聯合多部門印發《智慧旅游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發布智慧旅游場景應用指南、遴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試點項目、推出智慧旅游典型案例、開展“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等,加快推動智慧旅游發展??萍假x能,為文旅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為游客帶來更加生動可感的旅游體驗。
從看風景到看文化
夜幕降臨后,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如同一個巨大的露天“劇場”,帶著游客們“穿越”盛唐。游客小棠換上唐裝漢服,踏入人潮涌動的街區。放眼四顧,雕梁畫棟的仿古建筑與璀璨的燈火交相輝映,演員們扮作李白、杜甫與游客對詩,街邊的商鋪琳瑯滿目?!斑@里有新奇的古風飾品、特色美食,從卯時開市到戌時夜禁,每個時段都有不同的主題演出,就像親身經歷‘長安十二時辰’?!毙√母袊@道。
如今,人們旅游不再僅僅滿足于看山玩水,而是更注重深層次文化體驗,穿漢服游古城、跟著非遺去旅行、新中式文創產品……充滿文化韻味的個性化體驗游成為游客們的心之所向。
在西安、洛陽、開封等歷史文化名城,國風IP、文化遺產、歷史故事等元素吸引了大量熱愛傳統文化的游客;在古老的文化小鎮,游客在街巷間體驗流傳千年的傳統民俗,感受煙火氣息。非遺工坊、非遺主題線路、非遺表演與旅游緊密結合,游客可以在古鎮、村落中親身體驗剪紙、扎染、制陶等傳統技藝。
在“國潮風”的帶動下,不少景區文創產品成為“爆款”。故宮的《千里江山圖》系列文具、敦煌的壁畫主題盲盒等文創產品銷售火爆;各文博場館紛紛推出考古盲盒、文創雪糕、主題桌游等創意產品,成為游客“打卡”選購熱點。
旅游產業與游戲、動漫、影視主題的結合,進一步拓寬了文旅消費市場。一部受歡迎的影視劇,常常帶火一座城市的旅游——影視劇《繁花》讓上海黃河路熱度攀升,《我的阿勒泰》助推新疆旅游爆發式增長。繼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后,2025年暑期熱映電影《浪浪山小妖怪》再次帶火了山西古建,山西渾源永安寺在這個夏天迎來大量客流。
文化和旅游部部長孫業禮指出,“十四五”以來,優秀文化資源得到更加充分的挖掘、利用,更多的文化創意元素有機地融入到旅游開發,既讓旅游更有內涵、更有吸引力,也讓廣大游客在旅游中體驗文化魅力、獲得精神享受,在潤物無聲中傳播價值理念、人文精神。
從看風景到看文化,越來越多的文旅消費解鎖新場景,文旅消費持續散發新活力。
“文旅+百業”拓寬消費場景
在鄭州,沉浸式戲劇主題景區“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圈粉了大量游客。一面面由黃色夯土墻構建的“城市”,如同一座“時間的迷宮”,在這里,不同空間上演著不同角色的故事,游客在行進中感受這片黃土地的歷史?!斑@演出就像把角色請到眼前對話一樣?!庇慰蛷埾壬^看演出后感慨。
“我們打造了一個戲劇聚落群,可以嵌套21個劇場、提供近700分鐘不重復劇目演出,游客在這能沉浸式感受中原文化和戲劇魅力?!焙幽辖I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培介紹,截至去年底,“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累計觀劇人次超4000萬,其中省外觀眾占比超過80%。
近年來,文旅演藝已經成為備受關注的文旅新業態。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將桂林山水與民族風情表演融合,多年以來演出長盛不衰,拉動了桂林當地旅游;西安華清宮景區的《長恨歌》舞臺上,火焰、燈光、水幕帶來一場又一場多感官視聽盛宴。
如今,越來越多游客為一場演出特意奔赴一座城市。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旅游演藝市場熱度持續上升,各地豐富旅游演藝產品供給,力促“以演帶游、以游促消”的文旅消費新生態,7月至8月全國旅游演藝演出場次、票房、觀眾人數均保持同比上升趨勢。除了大型旅游演藝外,多地演唱會輪番登場、火熱非常,跟著演出、演唱會去旅行成新風尚。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演唱會票房同比增長約四成。
近年來,“文旅+百業”融合發展模式正在推動多領域協同發展,文旅與演藝、研學、體育等跨界融合,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拓寬消費市場?!按宄薄疤K超”等一場場體育賽事火爆出圈,成為吸引游客的亮點,帶動了整座城市的消費。江西井岡山,紅色研學項目“挑糧小道”沉浸式體驗,通過親身參與的形式讓青少年對革命歷史有了深刻感受,勝過課堂上的千言萬語。
專家指出,各地拓展“文旅+百業”融合發展消費場景,深化多業態創新融合,不斷拓展文旅產業新模式,延伸了產業鏈條,促進了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文化繁榮的重要力量。
(記者 魯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