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劉衛鋒 何龍軍)“以前想找工作得往縣城跑,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問政策、找崗位,工作人員還幫我推薦了家政培訓,太省心了!”9月16日,剛剛在景村鎮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完成求職登記的群眾李建玲高興地說。這一變化正是洛南縣聚焦穩定就業、提升公共服務的生動縮影。
近日,洛南縣16個鎮(街道)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全部建成投入運營。據了解,這也是洛南縣在全市實現基層鎮(街道)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全覆蓋的第一個縣,標志著縣域范圍內全面構建起覆蓋基層鎮(街道)的“15分鐘就業服務圈”,第一時間將就業政策、崗位資源、幫扶服務直接送到群眾“家門口”,為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助力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為持續推動就業優先戰略,讓更多群眾實現好就業、就好業目標,洛南縣積極爭取項目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堅持“政府主導、多方共建、需求導向、精準服務”原則,按照《商洛市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建設指引(試行)》要求,由縣人社部門牽頭統籌,摸清基層實情,調研走訪群眾,收集意見建議,結合縣域勞動力資源特點與企業用工需求,負責指導各鎮(街道)就近建設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確保服務站“建得實、用得上、管得好”。
在建設標準上,立足便民實效,將服務站建設優先選址于鎮(街道)中心區域、居民集中社區等人口密集、就業需求集中地帶,部分站點依托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社保工作站嵌入式設立,實現資源集約共享。服務站統一標識使用,規劃服務大廳、咨詢臺、休息區等功能區域,其中部分站點增設特色農產品展示區,兼顧就業服務與地方產業推廣,讓群眾既能就業也可以發展產業。每個服務站配備2—3名專職工作人員,購置電腦、打印機、信息發布欄和群眾休息飲水等設施,安裝監控、滅火器等安防設備,并建立涵蓋管理制度、服務流程、績效評估的規章體系,通過政策知曉率、就業幫扶率、群眾滿意度三項核心指標,推動服務規范化、專業化。同時,縣人社局定期對服務站運行情況開展監督指導,及時掌握服務群眾和就業工作開展情況,并通過業務培訓、交流學習提升工作人員能力,確保服務站“橋梁紐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可以提供就業政策咨詢、企業員工招錄、外出務工對接、自身權益維護和飲水、休息、充電等多項服務,我們將充分發揮站點職能,完善制度機制,讓更多群眾通過就業服務站平臺找到更好的工作。”麻坪鎮社保站負責人孔杰信心滿滿。
截至目前,全縣16個鎮(街道)就業服務站開展各項就業、法律政策宣傳20余場次,接受群眾咨詢2620余人次,提供推薦就業崗位7000余個,組織技能培訓8期400余人,有效幫助2140余人實現穩定就業。
下一步,洛南縣將在鎮(街道)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全覆蓋的基礎上,逐步向有條件的村(社區)、園區延伸服務,持續優化服務流程、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效能,讓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真正成為就業創業的“暖心站”、企業用工的“補給站”、服務群眾的“滿意站”,不斷為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