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綜述
本報通訊員 胡先軍 楊 曉 李治軍
縣鎮村三級干部深入田間地頭、項目現場、群眾家中聽民意、解民憂,有效解決訴求3500余件;
化解“辦證難”問題,完成1006套房屋的首次登記;
為106名農民工協調解決拖欠的工資159.84萬元,為1422戶農戶追回拖欠的分紅132.17萬元;
……
這是商南縣在學習教育中辦理的一件件實事。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商南縣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嚴”字當頭、“實”字貫穿,扎實推動學習教育各項工作,努力用鍛造出的好作風促進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增添群眾福祉。
“三位一體”組織推進有力度
商南突出縣委統籌主導、專班牽頭主推、黨委主責主抓,構建形成“三位一體”工作格局,有力推進全縣的學習教育。
商南縣委統籌主導,先后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工作推進會等會議14次,及時傳達學習上級會議精神;認真制定實施方案,細化12條措施,形成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確保方向不偏、有序推進。跟進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最新精神和工作要求,印發工作提示指導鎮(街道)、部門開展學習教育。派出督導組對全縣10個鎮(街道)、77個部門實行全覆蓋督導,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要求;組建8個業務指導組,開展“靶向式”指導3輪次,推動整改問題235個。
同步,縣委學習教育工作專班充分發揮牽頭主推作用,實行周安排、月調度,召開推進會、調度會5次。專班人員列席旁聽鎮(街道)、部門學習研討25場次。組建3個專項組,對縣級“四套班子”、各鎮(街道)、縣直部門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的問題清單、整改臺賬集中審核把關4輪次,保證了學習教育質量。
實行黨委主責主抓,壓實各黨委(黨組)主體責任、主要負責同志“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確保各鎮(街道)、各部門學習教育扎實推進。其中,該縣衛健局黨委實行“歸口指導”,局黨組8名班子成員包聯21個下屬黨支部、3家公立醫院和11個鎮(街道)衛生院。
“三學協同”深化教育固根基
深學細悟,滋養黨性,堅定信念。
為了讓全縣黨員干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提升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思想自覺,商南采取以上率下“引領學”、線上線下“聯動學”等方式扎實開展學習。其中,以上率下“引領學”方面,縣委常委班子開展專題研討交流7次,全縣黨組織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開展集體學習、研討交流6300場次,覆蓋黨員、干部1.2萬余人。線上線下“聯動學”方面,在縣內重點微信平臺開設專欄,推送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正負面清單、政策圖解、“微視頻”等內容70余期,引導黨員、干部自學;舉辦新提拔干部、年輕干部和關鍵崗位干部專題培訓44場次。
著眼觸及靈魂、起到警醒作用,商南注重運用案例開展“警示學”,制作警示教育短片《初心失守 覆水難收》,選取縣本級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17個典型案例編印《警示錄》,組織黨員干部學習。全縣黨組織通過參加廉政體檢、旁聽庭審和閱看案例通報等方式開展警示教育539場次,受眾37238人次。
“三措并舉”整改整治優制度
學習教育推進中,商南下力氣抓問題查改、集中整治、建章立制,確保學習教育取得實效。
開展問題查改。對照2個清單28個方面、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典型案例、基層“四風”10種隱形變異等,并結合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等結果,全面查找、整改問題,通過真查實改,全縣黨員干部作風呈現新氣象,推動發展的措施更準、步子更快。
狠抓集中整治。聚焦省委加重基層負擔、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吃喝“三個集中整治”重點,結合該縣實際扎實開展“清理違規借調、表彰獎勵,規范督查檢查考核,切實精文簡會,規范公車公房使用、公務接待,規范津補貼發放”集中整治,確定集中整治問題506個,細化整改措施1263條,目前已銷號504個。
積極建章立制。針對問題查改、集中整治發現的機制短板,該縣完善優化了一批制度。其中,修訂了《公務接待管理辦法》等制度,在9個鎮機關廉政灶推行公務接待二維碼掃碼支付,公務接待更加規范;建立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雙向評價反饋”機制,倒逼上級部門主動為基層減負,今年以來,以縣委、縣政府名義召開的會議同比減少23.19%、25%,以縣委、縣政府和以“兩辦”名義印發的文件同比減少28%、28.8%。
“三維賦能”成效轉化變動能
按照融合結合的要求,商南把開展學習教育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統籌推進,改出的好作風在高質量發展、基層治理、民生改善“三個維度”實現了賦能。
在賦能高質量發展上,助推了該縣深化“三個年”活動、打好“八場硬仗”、“四大名城”建設、“五個一”特色產業發展等中心工作。上半年,商南縣農業總產值、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居全市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等5項經濟指標增速均居全市第二。
在賦能基層治理上,“云端”上的黨群服務中心在村(社區)實現全覆蓋;推行“吹哨”報到、平安走訪等機制,征集民意1300余條,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834件,村級黨組織承諾辦實事1280件。
在賦能民生改善上,完善《村集體經濟管理辦法》《健全完善財政惠民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長效機制》等制度,開展養老保險認證幫辦業務3000余人次,爭取資金260萬元解決了15所學校1.7萬余名師生取暖降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