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9月23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23日從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重慶制定實施《重慶市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2—2030年)》,加快打造萬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實現6個“向上躍升”。
首先是產業能級持續向上躍升。龍頭企業與科技領軍企業跨界融合,零部件企業向新能源轉型,形成了以長安、賽力斯為龍頭的整車體系,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3大系統、12大總成、56類部件實現全覆蓋。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從2020年的4.3萬輛躍升到2024年的95.3萬輛,汽車產量從2020年的158萬輛躍升到2024年的254萬輛、居全國第三。
其次是龍頭企業品牌持續向上躍升。全國第3家汽車央企中國長安汽車集團在渝組建,年營收預計超3500億元。賽力斯年營收突破1450億元,成為全球第4家盈利的新能源車企。長城汽車在渝建成國內最大的硬派越野和皮卡生產基地,慶鈴汽車等商用車電動化、智能化、乘用化轉型步伐加快。千里科技推出“千里浩瀚”輔助駕駛系統,“AI+車”戰略布局初見成效。
再次是產品持續向上躍升?!爸貞c造”汽車更高端、更聰明、更安全、更暢銷。問界M8、M9穩居40萬元、50萬元級豪華車型“銷冠”,阿維塔連續6個月銷量過萬輛,深藍成為“央企新能源銷冠”?!爸貞c造”主流新能源汽車價值大幅提升到23.6萬元,實現了品牌向上、產品向上。
第四是產業鏈持續向上躍升。重慶培育引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624家、汽車軟件企業220家、車規級芯片企業27家。弗迪“刀片”電池、青山工業多合一電驅、舜驅10層扁線發卡式電機、卡淶復合材料部件、藍黛新能源變速器等零部件產品技術水平和產銷規模居全國前列,在功率半導體、模擬射頻、驅動控制等領域已形成特色優勢。
第五是產業生態持續向上躍升。重慶建成充電樁42.2萬個,平均每2輛新能源汽車就有一個充電樁配套。建成超充站1556座,在省級層面率先實現鄉鎮街道超快充設施全覆蓋。建設成渝“氫走廊”,實施L3級自動駕駛、“車路云一體化”應用等10項國家級試點,智慧公交、無人駕駛物流車等加速走入百姓生活。
最后是技術創新水平持續向上躍升。重慶支持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在智能電驅、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領域形成了一流的體系化自主創新能力。重慶汽車行業研發投入強度高于全國同行業平均水平69%,自主品牌汽車產量占比達90%,長安汽車建立“六國十地”全球研發體系,在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名列行業第一。超級增程系統油電轉換效率行業領先。博世氫動力氫燃料電池產品技術指標和商業化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志杰表示,下一步,重慶將堅持“車路云網圖”整體推進,持續完善“整車+零部件+后市場”產業鏈生態,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世界一流汽車企業,加快打造世界級汽車品牌,加快培育智能駕駛領域頭部企業和零部件領域領軍企業,持續提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的美譽度、辨識度和影響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