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9月23日電 (謝夢圓 姜煜)23日,渣打集團發布最新《貿易的未來:韌性》報告。調研顯示,中國內地仍然是全球企業在地緣格局下重新布局供應鏈的首選市場之一,中國內地產業正加速從勞動密集型制造向更高附加值環節升級。本次調研覆蓋全球17個市場的1200位企業高管與決策層,報告展望了未來三至五年全球貿易的趨勢及企業戰略重點。
渣打銀行企業及投資銀行業務聯席全球主管兼東盟及南亞區行政總裁高恕年(Sunil Kaushal)表示:“我們看到客戶對于重塑全球貿易與供應鏈生態的需求持續增長,同時也加快采用智能制造與人工智能以提升效率、抵消成本上升壓力。盡管貿易碎片化在短期內可能拖累全球增長,但新興經濟體的繁榮和新技術的發展,使全球貿易前景仍然復雜卻充滿機遇。”
中國內地是全球企業進行供應鏈重組的首選市場之一。非洲市場(尤其是肯尼亞和尼日利亞)中,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表示計劃擴大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印度受訪企業中約一半表示將更多依賴中國內地進行貿易;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受訪者中,約40%計劃維持與中國內地現有的貿易水平。
當前,中國內地產業正加速從勞動密集型制造向更高附加值環節升級。人工智能、機器人、可再生能源等新技術的應用,以及擴大內需的政策導向,正助力中國邁向全球價值鏈的高端。
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交易銀行部總經理張熒表示:“在全球供應鏈深度重構的過程中,我們觀察到中國企業正在作為創新者和賦能者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時,企業的金融需求也在發生顯著變化,它們更加關注跨境流動資金的靈活配置、本地化結算能力、多幣種資金管理效率以及全球可視化管理和合規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