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3日電(記者 吳濤)“我國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已建成涵蓋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網聯云控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體系,人工智能大模型實現批量上車,感知設備、蜂窩車聯網(C-V2X)等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3日,在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郭守剛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抓緊編制新時期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支持車用人工智能、汽車操作系統、智能線控底盤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健全完善汽車技術標準體系,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扎實推動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智能網聯汽車是汽車與人工智能、信息通信、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融合發展的關鍵載體,已成為全球汽車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方向。工業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著力推進技術攻關、標準研制、應用推廣,推動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據介紹,2025年1-7月,我國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L2級)的乘用車新車累計銷量775.99萬輛,滲透率達62.58%,5G和C-V2X裝配量超過300萬輛。
郭守剛表示,全國已建成17個國家級測試示范區,正加快推進20個“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城市建設,累計開放測試示范道路35000多公里、發放測試示范牌照超過1萬張。
“在標準體系完善方面,累計發布國家和行業標準88項,加快組合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系統、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等急需標準研制,深度參與自動駕駛相關國際標準法規制定協調。”
記者還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將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大會以“匯智聚能 網聯無限”為主題,旨在進一步發揮“橋梁”與“紐帶”作用,匯聚全球政企和行業資源,促進跨行業協同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任瞿國春表示,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將全面升級“3+3+6+N”框架結構,包括:舉辦開幕式、全體大會、閉幕式等3場全體會議;組織汽車產業政策圓桌、汽車產業國際合作會議、京津冀協同發展會議等3場特色活動;圍繞政策、技術、安全、人工智能、應用、數據等方向設置6大主題論壇;聚焦芯片、網聯通信、基礎設施、汽車保險、產業生態等熱點議題召開多場邊會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