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9月25日電 (記者 魏華都)25日,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簡稱“香港證監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發布《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簡稱“路線圖”),策略性定位香港成為全球固定收益及貨幣中心。
路線圖圍繞促進發行、增加流動性、擴展離岸人民幣業務以及新世代基建四大支柱,提出10項措施,包括通過發行政府債券引領市場發展、擴大投資者基礎、落實推行場外固定收益及貨幣衍生工具制度,以及落實代幣化固定收益及貨幣產品的用例。
9月25日,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簡稱“香港證監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發布《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圖為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左)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右)在發布會上合影。 (香港金融管理局供圖)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表示,全球格局重塑,投資者的優先事項也在不斷變化,對可持續金融、數字創新以及多元化需求日益增長,因此香港發展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確保香港市場持續創新。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稱,強化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對提升香港作為投資和集資中心的地位至關重要。證監會將與業界研究如何建立中央交易對手結算、推出更多固定收益代幣化產品等。
路線圖公布后,獲香港業界高度關注與熱議。香港銀行公會主席、渣打香港兼大中華及北亞區行政總裁禤惠儀稱,路線圖明確展示香港特區政府將香港發展成全球固定收益及貨幣產品樞紐的決心,為香港金融發展帶來更大機遇,銀行公會將推動業界支持及配合各項措施,助力推動更多債券在港發行、擴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及應用、促進相關產品市場流動性。
匯豐亞洲及中東地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表示,香港是亞洲唯一能夠聯系中國內地投資者與國際發行人的債券市場,可借此獨特優勢吸引更多國際發行人,讓他們以較低的人民幣利率發債。內地投資者通過香港市場投資全球發行人的債券,可達到資產配置多元化。
香港特區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相信,隨著路線圖的逐步落實,能為市場參與者創造更豐富、更高效的投資環境,推動香港固定收益與貨幣市場邁向更高質量發展,并為國家金融市場的高水平雙向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作出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