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 呂少威)記者26日從北京中秋國慶假期交通保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共8天,超長假期或創客流新高。鐵路、民航、省際客運、公路自駕等城際交通客運量逐年上升,預計今年日均進出京客流約429萬人次,同比上升4.5%。客流高峰日為10月1日,達479萬人次,有望創歷年國慶假期單日客流新高。
9月26日,北京中秋國慶假期交通保障新聞發布會舉行。北京市交通委供圖北京市交通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澤鈞介紹,今年中秋國慶雙節相逢,北京將迎來大量海內外游客,假期期間多項大型活動密集舉辦,進一步匯聚客流,市民出行意愿顯著增強,預計將形成年度出行高峰。交通出行呈現跨區域流動與潮汐集聚的運行態勢,形成“由中心向周邊輻射、近郊與遠郊聯動”的出行格局。
公路自駕是進出京客流主力
其中,跨省中長線出行占比大幅提升。高速公路出行需求旺盛,日均交通量預計279萬輛次。公路自駕仍是進出京客流主力,占比預計接近60%,京津冀區域協同出行特征突出,天津、河北仍是主要出行目的地,山西、山東、遼寧、河南等跨省自駕出行也將顯著增多。
“七站兩場”夜間疏散壓力大。“七站兩場”持續高位運行,鐵路客流近六成集中在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夜間接駁壓力突出,首都機場和大興機場的接駁需求也同樣旺盛。
景區商圈客流集中,短時交通壓力大。城區內,故宮—鐘鼓樓—南鑼鼓巷等中軸線景觀群,環球影城—首鋼園等新興文旅地標,以及奧林匹克公園—亮馬河—大運河森林公園等公共休閑空間將會形成多個出行熱點。
游客流動形成多個出行高峰。預計上午10至12時、15至17時為游客集散高峰,鼓樓西大街、地安門內外大街、景山前街、香泉環島等熱門景點周邊路段易出現短時排隊。12至14時、17至20時為商圈出行高峰,王府井、西單、五棵松、藍色港灣等熱門商圈客流、車流密集,復興門內大街、建國門外大街、西大望路、工人體育場北路等周邊道路短時壓力集中。此外,國家體育場、國家網球中心、五棵松華熙LIVE、首鋼園等地將舉辦多場文藝體育活動,在活動入場和散場時段將進一步放大交通壓力。
高速公路潮汐流動,節點壓力突出。高速公路在假期首尾呈現“前出后進”潮汐流,出京高峰為9月30日下午至10月1日上午,返京高峰為10月7日至8日。
李澤鈞表示,10月1日出京方向交通壓力大,預計全日交通量達假期峰值。其中上午8-12時高速公路出京方向交通壓力集中,9-11時最為突出。京藏、京承、京禮、京平、京港澳、京開等放射線高速為主力,西六環、北六環外環路段承壓明顯。
10月2日至6日(假期中段)以早出晚歸的近郊車流為主,前往八達嶺、居庸關、十三陵、古北水鎮、慕田峪、紅螺寺、雁棲湖、金海湖、野生動物園、十渡、野三坡等景區的京承、京藏、京開、京平等高速公路出現階段性車流集中的情況。
10月7日、8日為返程高峰,16-20時高速公路進京方向交通壓力集中,京藏、京承、京港澳、首都機場高速、西六環路等主要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和京港澳興禮、京臺禮賢、京開榆垡等進京檢查站易出現車流集中情況。
多舉措提升市民和旅客假期出行體驗
李澤鈞介紹,為保障大家假期安全、順暢出行,交通與文旅、公安交管、屬地政府等多部門協調聯動,制定了涵蓋地面公交、軌道交通、出租汽車、共享單車等領域的聯動保障方案,通過增加地面公交景區接駁運力、延長地鐵運營時間、增加重點區域停車資源等多項舉措,全力服務游客出行。
軌道交通方面,預計假期期間,王府井、什剎海、金魚胡同、珠市口、南鑼鼓巷、奧林匹克公園、北海北、天壇東門等8個商圈景區地鐵站客流集中,預計較近期周末客流增長超過50%,北京市交通委會同地鐵運營企業制定專項保障方案,將適時采取加開臨客等靈活調度措施,加強大客流車站重點部位監控和疏導組織。在體育賽事、演唱會、音樂節等活動散場階段,臨近的地鐵站將堅持不封站,并做好運營組織和秩序維護,最大限度滿足運力需求,快速疏散客流。
公交方面,開行至八達嶺和慕田峪的旅游直通車,高峰日配車150部,細化市區至八達嶺景區公交線路的運營組織;途經香山、國家植物園的8條公交線路增加運力投放;加強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和綠心公園運輸保障,方便游客乘公交旅游觀光。
停車方面,針對62個熱門景區公園,通過MaaS平臺(高德、百度地圖)向市民提供一公里范圍內動靜態停車信息查詢及誘導服務,覆蓋約5.3萬個停車位。
對全市7個火車站和2個機場繼續實施“一站一場一策”,建立多部門、多方式協同的立體保障機制,實現旅客高效集散。
假期期間,北京市域內所有收費公路對7座以下(含7座)載客車輛免收通行費,免費時段為10月1日0時至10月8日24時,免費通行節點以車輛駛離高速時間為準。
針對高速公路假期頭尾交通壓力大的情況,交通部門加強通行服務保障,收費站車道全開,前置清障救援力量,遇交通事故聯合交管部門快清快處,提升通行效率。
假期出行量大,交通部門將緊密結合季節和假日特點,提前做好大客流、惡劣天氣等應急保障,緊盯重點領域和重點點位,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和防范化解;加大道路、橋隧巡查養護力度,北部四區通往郊區景點的19條縣級以上受損公路已于八月下旬恢復災前通行能力,假期將進一步加大巡查養護力度,及時治理道路病害和安全隱患,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