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9月26日電(藍伊旎)“過去幾年,中國企業在非洲參與大量鐵路、港口建設,并助力打造本地數字中心,顯著提升了非洲的互聯網接入水平,是幫助非洲數字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之一?!?/p>
9月26日,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智中非”產業對接會在杭州舉辦,非洲籍國際貿易中心高級專家、《中非數字貿易發展報告(2023—2025)》主要執筆人之一科洛菲洛·庫格勒(Kholofelo Kugler)如是說。
發布儀式現場?!≌憬∩虅諒d 供圖當日,《中非數字貿易發展報告(2023—2025)》(以下簡稱“報告”)在會上發布。據悉,該報告課題組匯聚了國內中非國別研究和數字貿易規則研究知名智庫、來自非洲大陸的專家學者、深耕中非數字貿易實踐的專業機構等多方智慧,系統梳理了中非數字貿易的發展脈絡、實踐成效與未來路徑。
報告顯示,數字貿易已成為中非經濟關系的重要支柱:埃塞俄比亞咖啡、盧旺達辣椒醬、肯尼亞紅茶、加納巧克力、坦桑尼亞腰果等優質非洲產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入中國市場;同時,多邊數字經濟合作正從貨物往來、跨境電商向人工智能融合、云生態共建與數字規則協同等更高層次拓展。
同時,報告認為,中非通過在中小微企業培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教育賦能、婦女賦權和能力建設等關鍵領域開展合作,聚焦農村、性別和青年三大領域數字鴻溝,切實提升了非洲民眾的生活品質、拓展了技能提升渠道,讓更多非洲人民得以共享數字時代的發展紅利與經濟機遇。
“在非洲,很大比例的成年人無法充分獲得傳統銀行服務,數字支付、移動借貸等工具為他們提供了重要入口。此外,數字金融顯著降低了創業門檻,尤其惠及女性與青年群體,增強了經濟參與的包容性與透明度?!笨坡宸坡迳钣懈杏|。
非洲代表團觀看機器人格斗表演。 浙江省商務廳 供圖面向未來,報告建議中非雙方聚焦五大方向深化合作,包括健全數字貿易制度框架、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貿易便利化、拓展數字貿易與人才合作、支持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
此外,報告還精選了10個涵蓋平臺搭建、模式創新、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典型案例,多角度展示中非數字合作的實際成效。
據悉,該報告由國際貿易中心(ITC)、國際小水電中心(ICSHP)指導,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中心、浙江國際電子商務研究院、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中國計量大學“一帶一路”區域標準化研究中心、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浙非服務中心共同編制,并獲得了中國國際合作署全球發展基金項目提供的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