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哈爾濱9月28日電 (王秋實 記者 姜輝)27日,由國家林草局生態司指導,中國林科院(林草碳匯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林草碳匯學術研討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
第二屆林草碳匯學術研討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邶埥×謽I和草原局供圖會議圍繞“推動林草碳匯高質量發展,筑牢碳中和基石”主題,聚焦林草碳匯能力提升,圍繞林草生態系統在實現“雙碳”目標中的關鍵作用,重點關注固碳增匯、碳匯計量監測、碳匯價值實現等議題,從科學、技術和政策等不同角度進行交流研討,以期在科技支撐“雙碳”戰略頂層設計、基礎支撐和實施路徑上形成合力,推動林草碳匯形成新形勢下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注入強勁林草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堅、曹福亮、張佳寶、劉世榮,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陳鏡明等專家從木業創新、智慧林草、土壤固碳增匯、中國森林年齡結構與碳匯潛力、森林韌性和碳匯協同提升、碳匯評估與碳增匯經營等方面做了主旨報告。
主旨報告從不同角度打開了林草高質量發展的全景視野,每一份分享都兼具科學深度與實踐溫度。從木業創新角度破解了林業產業固碳減排的關鍵路徑,以“智慧林草”為核心勾勒了林草產業與碳匯協同的體系重構藍圖,深挖生物賦能潛力為土壤增碳與產能提升,結合森林年齡結構量化碳匯潛力與優化配置資源,立足氣候變化挑戰的森林韌性與碳匯協同提升戰略,以及以東北森林生態系統為場景的森林碳匯評估與碳增匯經營實踐。
會議指出,林草碳匯是我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履行承諾展現大國擔當的核心內容和重要抓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巴黎協定》履約過程中,我國提交的每一份透明度報告、更新的每一項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都充分體現了林草碳匯的重要作用。2024年數據顯示,我國森林覆蓋率超25%,森林蓄積量超200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超50%,林草領域年碳匯量超12億噸,穩居世界首位。作為負責任大國,我國已提前實現2030年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的目標,實現了森林覆蓋率與蓄積量“雙增”、荒漠化與沙化土地“雙減”的歷史性成就。
黑龍江是我國林草資源大省,林地占國土面積近一半,森林面積、蓄積量均居全國前列,發展林草碳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潛力。在國家有關部委和相關院士專家的指導支持下,黑龍江全力打造“龍江綠碳”省級林業碳匯品牌,持續構建省級林業碳匯交易體系,繪制省級林業碳匯“一張圖”,科學有序推進碳匯項目開發,在造林碳匯評估方法學、“生態司法+林業碳匯”等方面大膽實踐探索,不斷拓寬林草碳匯交易應用場景,切實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為如期實現“雙碳”目標、全面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了“龍江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