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 呂少威)記者今天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為貫徹《首都標準化發展綱要2035》,加快構建首都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北京市批準發布61項地方標準,其中首次制定標準38項,修訂標準23項。
該批標準覆蓋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殘疾人托養服務、洗染服務、無人平臺智能感知系統、食品安全等多個重點領域,其中,《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質量監測與評價規范》屬全國首創。該批標準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在助力打造“北京服務”品牌方面,北京制定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質量監測與評價規范》《殘疾人托養機構精神障礙者照護服務規范》和《洗染企業服務評價規范》等標準。其中,《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質量監測與評價規范》為全國首個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質量管理標準。
《殘疾人托養機構精神障礙者照護服務規范》從服務的基本要求、設施布局、人員配置、安全管理、服務流程與內容等方面作出全面規定,特別強調了對精神障礙者出現感知、思維、情緒和行為異常時的照護要點。該標準對于健全首都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提高殘疾人生活品質,助力殘疾人權益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洗染企業服務評價規范》在服務提供方面,對洗染企業的服務質量、服務項目、服務過程、服務渠道等提出明確要求。在服務保障方面,標準對洗染企業的服務環境管理、服務風險控制、顧客權益維護、服務質量管理、服務安全管理、服務信息管理等環節進行了嚴格要求。
在支撐發展壯大高精尖產業方面,北京制定了《無人平臺智能感知系統安全分析技術規范》。該標準明確了無人平臺的定義,并圍繞檢測準確性、真實目標的檢測情況、虛假目標的檢測情況、抵御攻擊能力4項關鍵維度,制定安全分析指標體系。該標準將為全市無人平臺智能感知系統研發單位、感知軟硬件供應商、測試驗證機構以及監管部門提供系統設計驗證、安全性評估、測試驗證及標準符合性評定等方面的參考依據,有效提升全市無人平臺安全水平。
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北京制定了《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規范》等3項標準,重點規范了質量與誠信管理體系、組織機構、驗證和確認、基礎設施與衛生管理、生產過程和控制等內容。首次明確了低溫巴氏殺菌乳的工藝參數、過程質量安全管控和產品質量要求,提出了焙炒咖啡的供應商評估與管理、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保質期等要求,并規定復配食品添加劑的過程管理確認和驗證內容、環境微生物控制等要求。這些標準將進一步規范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加工行為,提升質量安全控制能力,促進北京市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北京市一直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現行有效地方標準已達2374項,覆蓋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等諸多方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