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口9月29日電 (記者 張茜翼)海南國際友城和自貿港伙伴政策交流會29日在海口舉行。來自美國、斯里蘭卡、柬埔寨、馬耳他、馬來西亞等11個國家的代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齊聚一堂,圍繞“友城+自貿區(港)合作”主題,共敘友誼、共探商機。
9月29日,海南國際友城和自貿港伙伴政策交流會在海口舉行。 中新網記者 張茜翼 攝海南省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尚靜在致辭中表示,海南已與全球69個地方政府建立友城關系,“朋友圈”持續擴大。當前,海南正積極推進全球自貿區(港)伙伴計劃,目前已有41個全球自貿區(港)伙伴,初步構建起覆蓋四大洲的國際合作網絡。“海南愿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與世界各國朋友攜手并肩,共謀發展大計。”
活動中,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及相關廳局代表詳細介紹了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與招商重點,涵蓋稅收優惠、產業扶持、跨境貿易便利化等多個方面。斯里蘭卡南方省、柬埔寨磅湛省、馬耳他自由港等代表,以及海南本地商協會和在瓊外資企業代表分享合作經驗與展望。
與會人士表示,此次交流活動為推動各方與海南深化務實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隨著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其在國際經貿合作中發揮的作用將愈發凸顯。
哈薩克斯坦自由經濟區聯合會主席、世界自由區組織中亞區域辦公室負責人耶爾博爾(Yerbol Bukharbayev)結合實地考察經歷指出,海南洋浦港是一個“非常發達、高水平”的港口,預計將在全球自由貿易網絡中扮演重要角色。他表示,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哈中兩國在物流、農業和信息技術等領域擁有巨大的合作空間。
馬耳他自由港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戴維·馬格羅(David Magro)認為,海南的洋浦港與馬耳他自由港在區位優勢和樞紐功能上具有相似性,也展現出較強的互補潛力與合作前景。基于共通的區位優勢與功能,雙方可在共享運營經驗、拓展航線網絡、共建高效物流鏈及推動數字化轉型等方面開拓廣闊的合作空間。
海南省與斯里蘭卡南方省及柬埔寨磅湛省分別于2005年和2007年結好。近年來,海南與兩省在農業培訓、醫療和旅游等多領域開展務實合作,例如海南在磅湛開展的“光明行”活動,成為兩省友好的生動體現。柬埔寨磅湛省副省長斯瑞·索比說,誠邀海南企業赴磅湛投資農產品深加工,特別是腰果加工產業;同時期待雙方在人力資源培訓、青年官員培養和高等教育合作等方面持續深化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