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孫博洋)今年9月是第48個“質量月”,一系列強質量惠民生活動陸續開展。19日,2025品質健康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會議在北京舉辦。
據悉,本次會議的主題為“誠信 品質 創新”。會上,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秘書長王振宇表示,品質健康消費不僅需要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還需要構建起健康消費生態和符合健康標準的營商環境。各行各業應積極行動起來,加強行業自律,做到有態度、有溫度服務,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供良好的消費市場環境。一是堅持政策引領方向,夯實健康消費高品質發展根基;二是強化責任意識,共同構建消費者愿消費、能消費的良好環境;三是發揮媒體監督報道作用,推動形成維權共治新格局。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河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張曉偉表示,健康消費的本質是健康教育,核心在于通過專業指導讓消費者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并轉化為實際行動。健康消費涵蓋營養、運動、心理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關鍵在于“技術”與“服務”并重:既要提供科學有效的產品,又要以良好的溝通藝術傳遞健康理念。行業企業應攜手推動高質量健康消費,優化消費環境,實現身心安康與市場繁榮。
黑龍江省消費者協會秘書長張來斌表示,健康消費已擴展至生活各領域,帶來巨大市場機遇,但也面臨虛假宣傳、投訴無門等行業挑戰。為筑牢健康消費防線,需從四方面發力:以誠信為基石,推動行業透明化;以品質為核心,建立高標準可追溯體系;以創新為動力,優化維權機制提升效率;以共治為保障,加強部門協作與公眾監督。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唐健盛表示,健康消費已成為驅動各行業產品迭代與價值提升的重要動力,而非短暫風口。行業發展應把握AI技術在推動健康消費升級方面的作用。同時,需警惕“低價低質”內卷,強調好產品稀缺才是當前消費市場的核心瓶頸,并呼吁企業以健康消費為導向,推出更多優質產品,真正滿足消費需求、助力貿易平衡與可持續發展。
中國消費者雜志社書記劉福林表示,健康行業的發展、消費環境的優化、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工作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我們把每一個工作的結點當成新的起點,中國消費者雜志社始終與消費者站在一起,傾聽消費者的呼聲,持續關注健康消費的痛點與堵點,及時宣傳報道最新的消費資訊,做“消費者權益的堅定守護者”“產業健康發展的忠實見證者”“科學健康理念的積極傳播者”,用筆端與鏡頭記錄健康中國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