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栗翹楚)9月24日上午,2025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京開幕。本屆展會以“數實融合新引擎 智啟未來新動能”為主題,展示信息通信業在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質生產力方面的最新成果。
工信部總工程師鐘志紅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當前,人工智能創新變革突飛猛進,數智技術進一步成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需要全行業凝心聚力,充分激發數實融合所蘊含的巨大能量,全面釋放“智啟未來”的強勁動力,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數字動能。當前,各行業、各領域正在緊鑼密鼓抓緊推進“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信息通信業要牢牢抓住戰略機遇,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階段性要求,緊扣實現新型工業化這一關鍵任務,緊密圍繞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組織實施行業發展規劃為抓手,著力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國際電信聯盟(ITU)電信標準化局主任尾上誠藏通過視頻連線方式發表致辭。他指出,中國專家深度參與標準制定,在前沿領域展現出強勁的創新動能,為全球科技協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面對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技術的飛速發展,構建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至關重要。ITU將繼續通過“人工智能向善影響力舉措”,與聯合國其他機構及標準組織的合作,不斷拓展參與ITU工作的伙伴范圍。
9月24日下午,“ICT中國·2025系列活動”主論壇舉辦,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曾宇出席并致辭。他指出,以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量子信息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速融合創新,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技術的群體突破和交叉融合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持續開辟新場景、新賽道;信息基礎設施加速向泛在接入、高速互聯、智能高效、綠色低碳方向演進,并與傳統基礎設施深度融合,為新型工業化注入新動能、提供新要素、構建新形態,成為重塑工業體系和全球格局的重要變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作題為《開發數據要素推進數實融合》的主旨報告。他指出,人工智能時代,AI將是數實融合發展新階段的最大變量,上云是支撐數實融合的關鍵,要以數據為抓手乘AI之勢破解數實融合的難題。
展會期間,一系列高水平成果發布活動密集舉行,集中展現了行業的最新進展。量子科技產業論壇發布《量子計算發展態勢研究報告(2025年)》。萬兆光網創新發展論壇發布《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研究報告》和《電信普遍服務發展狀況》報告。本屆展會還同期舉辦“2025金磚國家數字經濟與貿易投資論壇”,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空間,推動構建開放包容的全球數字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