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郝帥)今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今年以來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重點工作情況專題新聞發布會。
會上,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監督司司長王勝利表示,今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踐行“監管為民”理念,聚焦重點產品、重點行業、重點問題、重點區域,進一步強化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治理,深入開展重點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守穩守牢產品質量安全底線,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供給水平,以高水平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
一是嚴把源頭準入。加快修訂《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通則》和建筑用鋼筋等24個產品實施細則,研究建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產品目錄動態調整評估機制。嚴格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審批管理和證后監管,對獲證企業生產能力進行監督檢查。嚴格CCC認證管理,加強強制性認證目錄產品的證后監督。今年以來,共對4071家企業發放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4216張,不予許可216張。CCC指定認證機構共撤銷不能持續符合認證要求的CCC證書3.3萬張。
二是嚴查風險隱患。落實國務院安委會關于安全生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的部署要求,印發《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市場監管系統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等隱患排查治理方案,聚焦消防產品、電線電纜、燃氣用具、建筑保溫材料等23類84種高風險產品及重點兒童學生用品,針對關鍵質量問題,突出重點區域和對象,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
三是嚴抽重點產品。圍繞兒童學生用品、燃氣用具、移動電源、農資產品、車輛相關產品等重點領域,部署開展164類產品、1.6萬余批次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目前已完成抽樣工作。為遏制部分行業非理性競爭態勢,防范可能出現的低價低質風險,首次開展光伏組件、新能源汽車整車等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同時,全面加大網售產品國家監督抽查力度,抽查批次較2024年增加70%,也將重點針對低價產品開展抽查。
四是嚴打違法行為。針對問題突出的電動自行車、建筑保溫材料、充電寶、羽絨服等重點產品,開展專項和集中整治,加大監管執法力度。今年以來,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辦電動自行車違法案件10912件,移送司法機關50件,曝光典型案例834起,罰沒金額9083.96萬元;立案查辦建筑保溫材料違法案件229起、不合格產品6215.2立方米,罰沒金額45.4萬元。另外,對上述重點產品專項整治效果開展明察暗訪。
五是推進賦碼核驗。以涉及安全的產品為重點,推進開展燃氣灶具、電磁灶、童鞋等10種重點產品賦碼核驗試點工作,構建生產源頭賦碼、平臺驗碼亮碼、消費者識碼用碼機制,著力解決“貨不對板”、假冒偽劣等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消費權益。淘天、快手、拼多多等10家平臺企業已聯合發起倡議,帶頭強化賦碼產品入駐核驗,自覺售賣賦碼產品,并在商品界面持續亮碼,共同推動賦碼核驗試點工作落實。
六是提升產品質量。通過“巡回問診”“質量會診”“你點我幫”等方式開展質量技術幫扶,今年以來累計幫扶企業10.3萬家,幫助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助力企業增加工業產值118.8億元,增強企業質量和品牌發展能力。加大缺陷產品召回監管力度,確認存在缺陷的,依法督促生產企業實施召回。
王勝利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將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決策部署,嚴查風險隱患、壓實各方責任、嚴格監管執法,持續保持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向好態勢,著力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