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鄭州9月20日電 (記者 闞力)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19日晚在河南鄭州啟幕,3420名選手將圍繞智能制造、數字技術等106個競賽項目展開競技。這是中國賽事規格最高、競賽項目最多、參賽規模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
以“技能照亮前程”為主題的是次大賽為期5天,由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辦,河南省政府承辦。本屆大賽項目設置緊密結合科技變革、產業發展、企業實際,注重技術與技能的有機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交織。
其中,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數字技術、新能源等前沿技術領域賽項占比超過50%。首次設置鄉村振興專項賽項,人工智能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業互聯網工程和集成電路工程4個專業技術類競賽項目,展現技術技能融合發展的最新趨勢。
除了項目設置,科技含量還體現在服務上。大賽運用AI、AR、大數據等技術建設大賽信息化系統,以實現智慧辦賽、智慧參賽、智慧觀賽。人形機器人不僅在競技場充當“服務員”,還在大賽開幕式上與演員同舞。
記者在大賽開幕現場看到,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中國交通運輸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3個行業部門的35個代表團依次揮旗登場。6位來自一線的職業能手現身講述匠心故事。
來自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的一線焊工王安永在現場講述,他是一位握了16年焊槍的老焊工,參與制造300多臺盾構機,把操作標準刻進了肌肉也刻進了記憶。
為戰斗機“打磨”小零件的手藝人牛雪平則表示,他用29年時間,從學徒成長為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帶領團隊建起智能生產線,把產品合格率提高到99.7%以上,一件不起眼普通的航空結構件,在他手里“打磨”成了戰機翱翔的關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