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9月20日電 (傅天騁)“人工智能正推動醫療設備從單一產品制造,朝著‘硬件+算法+數據+服務’的綜合生態轉變。”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物物理講席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張恒貴日前在合肥說。
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20日在合肥開幕。這是張恒貴首次以參會者身份回到家鄉。
9月20日,張恒貴在合肥參加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受訪者供圖張恒貴深耕“AI+醫療”領域十余年,其團隊研發的可視化透明心臟技術即將投入試用。這項技術借助 AI構建心臟模型,能輔助醫生了解病情。
“通過醫學影像獲取相關數據后,運用 AI技術構建心臟模型,能助力醫生更全面地觀察,提升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張恒貴解釋道。
談及人工智能對醫療設備制造業的重塑,張恒貴認為,AI正推動產業從“制造產品”轉向“智造產品”。“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規模和醫療需求,為 AI算法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和應用場景,這種優勢使得中國在 AI醫療裝備制造領域具有巨大發展潛力。”
張恒貴團隊研發的智能坐墊和柔性可穿戴心電背心等產品,是他對“AI+醫療”“有‘智’更有‘溫’”理念的實踐成果。他介紹,智能坐墊通過壓電傳感器檢測心臟搏血時在體內產生的震動,無需老人佩戴手表或貼電極,就能評判老人心臟功能,檢測心律失常,甚至分析疲勞感和情緒變化。
“這些創新產品不僅適用于居家老人和養老機構,還可應用于駕駛員疲勞監測等場景,展現了‘AI+醫療’技術的廣泛應用前景。”張恒貴說。
此次回到家鄉,張恒貴倍感親切與振奮。安徽省制造業近年來取得的成績,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領域的布局令他印象深刻。
他表示,安徽擁有多所一流高校和科研機構,人才儲備豐富,再加上良好的制造業基礎,發展“AI+醫療”的前景很不錯。
“我希望借世界制造業大會這一契機,與安徽本地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家鄉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張恒貴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