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一句“臺灣沒有光復節”,令人相當生氣!
我們先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里的一條資訊(見下圖):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致酉巧(民國文書有千字文代年、支目代月、韻目代日之法。致酉巧即1946年10月18日)署人字第35066號代電(不另行文)命令各縣市政府:“查十月廿五日為本省光復紀念日,本省各機關、各學校一律休假一天,以資慶祝,希各轉飭知照。”1946年10月21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又發出公告:“本省光復紀念日休假一天。”
圖片由汪毅夫提供1946年10月25日,蔣介石夫婦到臺灣參加紀念臺灣光復一周年大會。1950年至1974年,蔣介石參加了每年光復紀念日的節慶活動。尤應記取的是,1971年10月25日,蔣介石在慶祝臺灣光復大會上致詞說:“臺灣的同胞與大陸的同胞不能分”,“臺灣海峽雖然把臺灣與大陸隔開了,但在歷史上、生活上、精神上,我們都是在一起的,永不分離”。蔣經國也多次參加節慶活動,并說:“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大陸也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只有一個”“中國必須統一,這是所有中國人的一個共同愿望”。
1947年10月25日,臺灣為慶祝光復節,特設臺灣光復節“福建館”。“臺灣省光復節籌備會”致電福建省主席陳儀稱:“閩臺在遜清時原屬一省,天然環境極為類似。值此全國正在積極復興之際,閩、臺二省有無相通,長短相補,實為當務之急。本年10月,臺灣光復2周年,各界決定熱烈慶祝。因鑒于閩、臺二省關系最為密切,特設福建館,并決定由本會負責籌備展覽?!?/p>
為慶祝光復紀念日,臺灣民間有《臺灣光復節歌》《臺灣光復歌》《臺灣光復》《光復新生臺灣歌》等歌曲流傳至今。
《臺灣光復節歌》:“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p>
《臺灣光復歌(擬民間歌調)》(作者署名龍舟):“五十年臺灣,六百萬同胞,現在復歸咱祖國!/ 這可比,撥開云霧,解消風雨,霎時間重見天日!/ 可恭喜,出頭天,莫非是天有理,也是祖國大犧牲所致。/ 著認真,著知己,守禮節,知廉恥,再建新臺灣,莫非青天白日旗。”
《臺灣光復》(作者署名孔乙己):“蓬萊寶島,賊據多年。民生困極,復見青天。如今光復,玉露均沾。山川煥色,草木增妍。 三民善政,無私無偏。光華若日,照徹群邊。”
閩南語歌仔冊《光復新生臺灣歌》(臺北新興書局1945年11月出版):“臺灣澎湖愛(按,閩南語:愛,要也)歸宗,日本以經(按,以經,已經也)無政權,咱個(按,閩南語:個,的也)臺灣免伊管,講咱中國真勇敢,萬項忍耐有所望”臺灣著是美齡(按,美齡,美麗也)島,蓬萊寶島未僥(按,閩南語:未僥,不會也)顧。臺灣割乎伊明治(按,日本明治天皇),天理有報照無論,天地替咱民報冤,黃金看做赤仁涂,頭尾以經(按,已經也)五十年。到今大漢出頭天,日本今是四等國,新生臺灣討回復,福建漢人真福氣,咱是一等個國民,盡忠報國常要緊,同胞心肝卻相瓦(按,相瓦,閩南語:相依靠也)?!?/p>
上記事實,一一打臉無知而口狂的徐國勇。(汪毅夫)
本文作者汪毅夫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