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1日電 據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消息,公安機關聚焦網絡謠言擾亂網絡空間秩序的突出問題,全面開展網絡謠言的監測發現、打擊整治、生態治理等工作,不斷提高管網治網能力水平。現公布典型案例3起:
李某編造散布“虛假防汛通知”網絡謠言案
七臺河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一網民在短視頻平臺發布信息稱“縣防汛指揮部通知,桃山水庫將有百年一遇洪水,涉及下游青山鄉、杏樹鄉、倭肯鎮、吉興鄉,請做好應對準備”,引發網民關注,造成當地居民恐慌。經查,網民李某為吸引眼球、博取流量,在毫無事實依據的情況下惡意編造并發布。目前,公安機關已對其發布謠言的違法行為依法處罰,相關謠言信息已經被清理。
鄒某編造散布“學校組織簽器官捐贈承諾書”網絡謠言案
牡丹江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某網民以“驚悚!校園器官捐獻驚曝光!校領導老師都參與了嗎?”為題發布在網絡平臺中,稱某地中學要求學生簽署“自愿捐遺體器官承諾書”,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和討討論,擾亂公共秩序。經查,鄒某為了博取流量吸引粉絲獲取私利,在自己的網絡賬號內發布該謠言信息。目前,公安機關已對其發布謠言的違法行為依法處罰,相關謠言信息已經被清理。
姚某散布“黑龍江某地電費漲價了”網絡謠言案
牡丹江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一則“提示電價調整了從6月1日起取消谷峰計價改成分段計價電費漲價了”信息在本地互聯網平臺傳播,由于此信息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誤導大量網民關注和討論。經查,姚某在明知該信息為謠言的情況下繼續散布,導致大量傳播。目前,公安機關已對其散布謠言的違法行為依法處罰。
網警提示,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維護網絡安全時每個公民的責任義務。對于任意歪曲事實、故意散布不實信息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警方將依法查處,望廣大網民朋友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做遵紀守法的合格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