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朱安明)近年來,柞水縣以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場景應用為牽引,聚焦農業、制造、文旅、基層治理四大領域精準發力,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目前,全縣數字經濟總產值占GDP比重2.37%,數字經濟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數字+農業”,解鎖“秦嶺山珍”新密碼。柞水縣立足“柞水木耳”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優勢,以數字技術貫穿全產業鏈為核心,推動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躍升,建成木耳產業大數據中心、智慧農業示范基地5個,開發柞水木耳溯源系統,確保從菌種研發、種植到加工的全流程質量可控,帶動畝均效益提升18%,助力品牌溢價能力提升30%。大力推動農產品銷售端網絡化,培育本土電商主體235家,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突破8000萬元,柞水縣被商務部評為全國首批“農村電商領跑縣”。
“數字+制造”,培育“綠色工業”新動能。柞水縣針對縣域內資源開發、新材料等傳統制造企業,以“數字化轉型”為方向,推動生產方式向高端化、綠色化邁進,支持大西溝、博隆等6家規上數字經濟企業實施生產換線、設備換芯,新引進智能裝備制造企業11家,盤龍中藥配方顆粒研發及產業化、西冶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中心等20個數字化項目建成投產,助力盤龍藥業成為商洛市首家獲得CNAS認證的中藥企業,全縣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高22%,運營成本降低約13%,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數字+文旅”,激活“秦嶺封面”新價值。柞水縣以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溶洞地質公園等A級景區為重點,以數字技術賦能文旅體驗升級為突破口,推動傳統旅游向智慧文旅轉型,建成全縣旅游大數據中心,開發“柞水文旅云”小程序,集成一鍵購票、智能導覽、應急求助、特產直購等功能,上半年在線購票人次占比76%。通過VR云直播、短視頻推廣等方式,柞水文旅新媒體曝光量超5000萬次,吸引游客9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增長24%。
“數字+治理”,繪就“智慧服務”新圖景。柞水縣以推進基層治理智能化為目標,推動治理模式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開發“柞水政通”APP,集成“一網通辦”“隨手拍”“政策直達”等模塊,實現90%以上高頻事項“掌上辦”。打造了全市首個互聯網醫院,智慧導診覆蓋率95%,17個社區推廣“智慧社區”平臺,實現物業、醫療、養老等一站式服務,農村“數字大屏”系統覆蓋率85%,實時推送政策、市場等信息,惠及農戶3.2萬人,數字化智慧服務走進群眾日常生活。